“天涯若比鄰”,用這句話來形容眼下的網絡生活,再確切不過了——無論劍橋、耶魯這樣的世界一流大學,還是北大、清華等國內頂級名校,只需輕點鼠標即可輕松“入讀”。這就是三亞將建的“虛擬大學城”。國內外頂尖大學高等院校著名教授主講的課程,內容涵蓋文學、法學、經濟、理工、管理、醫學等門類。建成后,鹿城市民可通過網絡終端進入這座規模無與倫比的“虛擬大學”就讀。
虛擬大學城定位是關鍵
據悉,虛擬大學是通過網絡教育和遠程教育等方式,共享跨區域高校間的教育資源和研究力量,以達到教學、研究、生產的統一協作。虛擬大學城已經在深圳、無錫等經濟發達地區建立。
日前,三亞市政府一位負責人透露,三亞將開展“虛擬大學城”的項目論證、設計、規劃工作。該負責人還說,該項目目前處于論證階段,將抓緊時間促使條件成熟,早日動工。為此,商報記者專訪了海南大學三亞學院計算機學院院長呂振肅。
呂院長介紹,三亞目前的高校以及職業院校的數量不多、規模不大。與之相適應的,三亞的企業數量不多,規模也不大。在此背景之下,“三亞建立虛擬大學城的定位是關鍵”,呂院長表示,虛擬大學城的定位是服務三亞、服務瓊南還是服務整個海南,這十分值得研究。在海南建設國際旅游島的背景下,三亞建立虛擬大學城應該放眼全島,輻射全島。
他說,網絡教育不只是一個區域性的教學方式,更是一個全球性的教學方式。網絡教育的眼光還應該放眼國外,學習國外的先進課程、共享國內外教學資源和經驗,以及學習先進的產學研結合模式。
呂院長還介紹,由于企業和院校雙方規模有限,三亞企業和學校之間的聯系必須加強。虛擬大學城可以成為企業和學院之間的一座新橋梁。
虛擬大學城需政府主導
呂院長說,企業作為經濟活動的主體,主要還是從經濟利益角度考慮。因此,政府不僅需要主導虛擬大學城的建造,還應該主導今后的運營管理。他說,吸引國內外高校進駐、吸引企業進行投資研究,這都需要政府出面。
據介紹,深圳在虛擬大學城的建設就卓有成效。虛擬大學城不僅培養了大批高素質人才,還設立了各種研發中心,承擔國家科技項目,獲得各級政府的科研投資資金。更主要的是,虛擬大學城還吸引了各企業進行注資、合作,把一大批科研成果轉化,同時孵化了一大批新企業。
呂院長說,由于三亞規模企業較少,學校部分的科研成果、校企合作難以找到對象。虛擬大學城建立后,肯定會刺激學校科研動力,滿足科研力量轉化為經濟力量的需求。
呂院長還說,從校企合作的角度,虛擬大學城應該是產學研的經濟利器,但從學生角度來說,虛擬大學城則應是個公益性的項目。他認為政府應該在虛擬大學城的項目上負擔更多,把虛擬大學城建成一個公益性的、能夠服務學生的好學校。
商報記者 朱俊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