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浪房產訊(編輯/王勇)被寄予厚望的“金九銀十”即將隨著“十一黃金周”的到來蹣跚過半,全國市場一片“暖”與“不暖”的爭執不息,房產稅傳聞再現坊間,雖然個別地區的房價和市場回暖趨勢明顯,但整體看來仍不容開發商和市場把控機構盲目樂觀。
從海南市場運行狀況來看,以高質高價稱霸的偏高端市場在一系列銀貸政策緊縮的背景下并沒有出現預期的火熱場景,反倒顯得買賣雙方都過于謹慎。有市場調查機構稱,海南“金九”以來,多數熱門項目到訪客戶量都相比之前有較大提升,但成交量并沒有體現出太大升幅,有研究人員稱這也與大部分開發商并未大幅降價有關。而從三亞房地產市場的一些表象來看,對于平穩的市場并沒有失落的情緒,多數開發商仍把目光定在從10月開始的下半年。
市場整體走勢平穩 未顯熱潮
據海南官方數據顯示,海南近期市場簽約量呈現出整體平穩態勢,僅個別地區在簽約量或成交價等數據方面有明顯增幅。
9月月中,海南樓市各區域表現平穩,海口住宅產品量價齊升,三亞成交量大幅上漲,陵水、瓊海等地市場關注度隨區域成熟程度增加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其中三亞成交量由前一周的38套上漲為205套,簽約面積為118210.51㎡,簽約住宅均價則下降為14088.81元/㎡,較前一周有大幅下降;海口成交量繼續上漲,達到211套,簽約非住宅均價下降為10270.8元/㎡,簽約住宅均價較有一定上漲,為7432.5元/㎡,最高日成交量為19日的108套。
業界人士表示,雖然從傳統房地產熱點區域來看,市場在成交量和成交均價方面都有著較大變化,但由于目前的海南房地產市場在客戶面前已經不再是一、兩個中心城市的競爭,從整體市場數據來看,樓市并沒有出現太讓人驚嘆的變化,這與眾多開發企業和購房者的觀望心態有很大關系。
業內看法平淡 長期信心充足
對于市場的平淡不驚,海南的房地產業界人士并沒有顯現出內地一些城市的焦急心態,反之都抱有一種長期發展的長遠準備。
一位業界人士表示,沒有必要對當前的金九銀十抱有太多的期待,而是要專注于產品的開發,做長期發展的準備,“海南樓市在去年旺季透支了一些供應量,很多樓盤把未來一兩年的房源都賣掉了,短期內供應量是不足的,反過來說也透支了一些購買力,今年三亞的旺季也還是不容太樂觀,但是我相信在這個旺季里面,有準備的發展商,對產品有追求的,未必是價格戰,而是品質的競爭的。”
廣州中地行項目總監吳少武認為,海南房地產企業和購房者沒有必要對當下這個由于特殊原因造成的市場調整期產生太多疑慮,未來的國際旅游島不會是一個房地產行業的“陷阱”。吳少武表示:“從中長期三年、五年,甚至是更長時間來看,我們對這個市場判斷還是非常樂觀的,因為國際旅游島是一項長期的政策,整個中國的海岸線,從大連、青島一直到上海、一直到廈門、一直到珠海,包括海南本身,可以說是一條鉆石項鏈,海南所在正是鉆石項鏈墜這個最閃亮的位置上,它的發展前景隨著國際旅游島各項細則的實施非常樂觀。”從目前海南整體房價穩定的情形來看,這種看法也是大部分開發企業持有的觀點。
三亞樓市 十月將成開盤集中期
曾有業內人士表示,海南所謂“金九銀十”的供銷旺季不一定要一定出現在九、十月份,而是會因為季節和地區特點的原因有所延后,整個年末這段時間其實都可以認為是剛性需求隨政策影響漸弱后的相對良性發展期。而從三亞市場上從十月開始陸續將有開發商打破持續數月之久的“無開盤”現象來看,十月份將但當重要的“先鋒”職責。
據調查,僅在三亞區域內,10月份就將有Aloha清水灣、泰德白石郡等近十家家樓盤開盤,新出房源包括了海景房、山水別墅、市區板式樓等多種形式,價格都沒有體現出明顯變化,從目前得到的信息來看,將要推出的促銷政策也并沒有業界猜測的“大幅優惠”出現,雖然近期的樓市活動隨著市場的關注度升高呈現出較為頻繁的態勢,但很明顯,鏖戰于三亞房地產市場中的開發商們并沒有打算用價格來吸引購房者的關注,而是將要在共同的助力下,在十月份開始給三亞下半年樓市的產品質量和構成加入新鮮的元素——以質取勝。
業內人士表示,十月份成為眾多開發商選擇有所動作的時機其實也有無奈的原因,由于去年市場突變的原因,海南目前的房源供給量不是很充足,產品更新也難以支撐高房價的質疑,況且有了半年的沉淀期,市場開始呈現出回暖態勢,開發商也沒有必要一味隱忍待機。下半年是業界認為的“突圍”期,降至年末,沉寂半年之久的三亞房地產市場終于將在十月份出現大批新房源上市的趨勢,而這也將拉開大半年海南房企集團沖擊市場的帷幕,成為一種對市場的強硬試探。
注:文章謹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聲音,不構成投資建議,不具有引導傾向。歡迎轉載,轉載請注明來源、作者。謝謝!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