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母宋慶齡雕像。(南海網記者汪德芬攝)
游客在孫中山雕像前拍照留念。(南海網記者汪德芬攝)
來自新加坡的老年旅游團在宋氏祖居旅游參觀。(南海網記者汪德芬攝)
南海網9月26日消息(南海網記者李曉梅)一個小村子,一家農戶,走出了多位對于國家舉足輕重的人物,這在中國、世界的歷史上恐怕也絕無僅有。這個村子是海南文昌昌灑鎮古路園村,這家農戶是宋氏家族。
9月17日上午,記者沿著海南東環鐵路延伸的方向止步在集椰鄉、僑鄉、國母之鄉、排球之鄉等譽于一身的文昌市,作為中國近代史上最重要的家族之一——宋氏家族的祖居安靜地座落于此。驅車駛出文昌市內,往北方向行走28公里,再穿過一片密密匝匝的椰子樹、龍眼樹和牛酸樹,鄧小平1988年題寫的“宋氏祖居”4字匾額高掛門楣,一樣蔥蘢葳蕤的土地和樸實無華的村莊,這個普普通通的古路園村卻書寫著歷史的見證。
這是一棟普通的海南民居,青磚瓦墻的四合院,2間正屋、2間橫屋、2間門樓和院墻,果樹環繞,獨處清幽,風景秀麗,國母宋慶齡的高祖、曾祖、祖父3代居于此地,也是宋氏家族創始人宋耀如出生及生活過的地方。聽當地村民介紹說,大概在上世紀70年代,一場臺風掀掉了宋氏祖屋的屋頂,當時破敗到幾乎痕跡全無,1985年,文昌市政府在保留祖居舊址原基礎上修復宋氏祖居。盡管擺放眼前的或許不是實物,但村民們也說,重新修葺的這個祖屋,跟原來的基本一致,算是盡了最大努力,恢復了原狀。
也就是從那時起,現宋氏故居紀念館館長林道珠子承父業,承擔起了這里的日常管理工作。如今年近六旬的林道珠,看到在宋慶齡基金會和海內外友好人士的支持下,宋氏故居周邊的泥巴地變成水泥地,宋慶齡陳列館、宋慶齡植物園,宋慶齡雕像,孫中山雕像的相繼興建,不禁百感交集。這里記錄了宋慶齡青少年時代、革命戰爭年代從事世界和平事業,以及國內外各界人士對她的深切懷念的史料、照片、圖表、繪畫、仿制實物等。
如今有越來越多的游客將目光聚焦到這個影響了中國半個世紀的家族傳奇。林道珠說,宋氏故居每天都有8列旅游班線車往返于文昌市區和宋氏故居之間,接送參觀游客。“每天來這里參觀的旅游團不少,如果東環鐵路正式運營后,景區將設置文昌火車站與故居之間的往返班線車,滿足更多游客需要。”
值得一提的是,17日上午,記者在宋氏故居巧遇一個來自新加坡的老年旅游團,在這個華僑團里就有6名祖籍文昌的游客,他們堅持要導游帶領著回到家鄉走走看看,不僅要品嘗正宗的文昌雞,更要讀一讀家鄉歷史。今年50多歲的許振愛祖籍是文昌屯陶村,因為祖父輩帶著父親下南洋,他從小在新加坡出生長大,第一次踏上故里,他用一口流利的文昌話自言“心情一直興奮”。“家鄉要建衛星發射基地,要開發旅游區,要通快速列車……”盡管回鄉時間不長,他已完全沉浸在家鄉發展所帶來的自豪中。
“宋氏祖居是一處不可多得,且不可復制的人文特色景觀。”有旅游專家認為,應在文昌建設一個“宋氏家族紀念園”,充分挖掘宋氏家族歷史文化內涵,因為在國內還沒有一座以宋氏家族為主體紀念館或紀念園,這不僅演繹出歷史人文魅力,也將為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打造新的旅游品牌。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