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海網9月27日三亞消息(南海網記者馮丹 實習記者周筱)9月27日,三亞崖州古城南部城墻發掘有了重大發現,清理出夯土城墻1條、城墻墻基包磚1列、灰坑3座,出土陶器、瓷器、石器、鐵器等珍貴文物100余件,特別是大量宋代遺存文物的發現,體現了宋代時期崖城與中原的密切關系,彌補了本地史料對崖州古城的相對簡略的記載。
據了解,由于歷年來當地居民在崖州古城地表大量取土取磚建房,古城墻遺址破壞極為嚴重。為了給城墻的修復與保護提供科學考古依據,受海南省文物局、三亞市文體局等單位委托并經國家文物局批準,中山大學南中國海考古研究中心于今年8月至9月對古城南部城墻進行了發掘,這也是繼今年5、6月份崖州古城文明門城墻遺址第一次發掘之后的再次發掘。
此次發掘地點位于三亞市崖城鎮崖城村文明門東側16米處。在前次發掘的基礎上,共清理出東西向夯土城墻1條,城墻墻基包磚1列,灰坑3座,出土陶器、瓷器、石器、鐵器等文物100余件,遺存文物分屬宋代、明清、近現代。
參與此次發掘工作的文物專家表示,宋代考古遺存文物的發現和清理是本次發掘的主要收獲。特別是出土的宋代瓷器、鐵器、錢幣以及陶制建筑構件,彌補了本地史料對崖州古城的相對簡略的記載,反映了宋代時崖城與中原的密切關系,同時也體現了崖州古城作為中國最南方的古城鞏固南疆所起的重要作用。
據了解,此次出土的宋代瓷器器形有碗、盆、罐、杯、盞、壺等,可分為青瓷、白瓷和釉陶,遺物器表紋飾以花草葉裝飾為主,也有少量人面紋飾。出土的建筑構件則是寺廟一類建筑的殘件,有模壓羅漢磚、人面瓦當、蓮花紋瓦當、板瓦、筒瓦等,模壓羅漢磚與三亞博物館館藏品相似,而人面陽塑瓦則與崖城官溝窯址所出同類器物形制相同。
另外,出土的明清遺存文物的遺跡則均為灰坑,遺物有瓷器、鐵器、陶器等,散見于地層之中。瓷器則主要為青花瓷和釉陶等。青花瓷器主要器形為碗、盤等,主題多為花草葉紋,也有雙獅紋飾等;釉陶器多為缽、罐、盆、壇等,與崖州高山窯址所燒制釉陶器形制相同。
據有關專家介紹,三亞崖城古城文明門遺址考古發掘田野工作還在繼續,并即將轉入室內整理階段,其主要任務是對城墻結構和年代進一步分析,對瓷器的包含物、產地、釉質等進行檢測,以盡可能多地了解復原城墻的相關信息。
三亞崖州古城南部城墻發掘現場(南海網記者馮丹 實習記者周筱攝)
三亞崖州古城南部城墻發掘出土的文物(南海網記者馮丹 實習記者周筱攝)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