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高氣爽,黃金周到來,重陽節在望,相信很多人都計劃與家人、朋友為伴,登山暢游,樂也融融又鍛煉身心。秋季雖然是登山好時節,不過也有很多事項需要注意:
1.登山前,中、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要做全面身體檢查,以免發生意外。
2.對山上的氣候特點應有所了解,爭取在登山前得到可靠的天氣預報。帶好衣物早晚御寒,防止感冒。
3.忌天未亮時登山。秋季清晨氣溫低,室內外溫差很大,受到冷空氣的刺激,容易誘發心臟病或高血壓,尤其是老年人一定要注意。最好早飯后天亮時再爬山。
4.事先了解好登山旅游路線,計劃好休息和進餐地點,最好有熟人帶路,防止盲目地在山中亂闖。
5.登山時要思想集中,不能光顧著看景不顧腳下。尤其是老年人和體弱的人更要注意這一點,走半小時就休息10分鐘,避免過度疲勞。
6.休息時不要坐在潮濕的地上和風口處,出汗時可稍松衣領,不要脫衣摘帽,以防傷風受寒。登山時,人體會大量出汗,由于秋天氣候干燥,補水就尤為重要。
7.要盡量少帶行李,輕裝前進。對于老年人來說,應帶手杖,既省體力,又有利于安全。在陡坡行走時,最好走“之”字形路線,這樣可減低坡度。下山不要走得太快,更不能奔跑,這樣會使膝蓋和腿部肌肉承受過重的張力,而使膝關節受傷或肌肉拉傷。
爬山健身并非人人皆宜
不少人都喜歡爬山,并把它當做一項防病、健身、減肥的運動。但是請不要忘記,爬山運動是一項耗氧量很大的運動,不是每個人都適宜進行的,不時見諸報端的中老年人爬山猝死事件就說明了這一問題。
[page]
爬山猝死的原因
一般來說,導致爬山者突然死亡的原因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心肌梗死,另一種是肺栓塞。猝死的確切機理尚不清楚,但與血小板聚集、冠狀動脈痙攣,以及各種原因導致心肌缺血造成致命性心律失常有一定的關系。大多數病人在原有心臟病的基礎上,心電不穩導致室性心律失常,是心臟猝死的病理生理基礎。需要注意的是,疲勞和呼吸困難常常是猝死最常見的先軀癥狀,而胸痛并不是主要癥狀。
哪些人不適合爬山
有心肌病或風濕性心臟病的青年人不適宜爬山。年輕的猝死者多有擴張性或肥厚性心肌病,因此前面所說的那種兩種疾患者不應爬山。
不常鍛煉的中年人不宜突然參加大量運動的登山活動。中年人是一個特殊的群體,擔負著工作和家庭兩副重擔,又夾在老人和孩子之間。中年人在事業生活上忙碌,體質、心理承受力、免疫及內分泌等功能卻日益降低,再加上繁忙,無暇顧及身體健康,他們容易患各種疾病,而且不易早期發現和治療。平時他們又很少鍛煉,突然去爬山,自覺比老年人靈活、體力好,登山速度往往較快。活動激增,體力負荷突然加大,結果容易誘發心肺疾病。
體質不好的老年人以及心腦血管疾病患者不宜爬山。老年人體內各個器官功能均在衰退,而且他們大都不同程度地患有一些慢性疾病。爬山是一項耗氧量很大的運動,準備爬山的老人,一定要先進行一些強度不太大的運動,以便有個適應的過程。到了一定年齡的人(女性50歲以上,男性40歲以上)都屬于冠心病的高發人群,已患上高血壓、冠心病的人,特別是慢性冠狀動脈供血不足的人是不適宜爬山的。
一些慢性疾病患者不宜爬山。不論什么年齡段的人,除了患有心臟病及高血壓的人不宜爬山之外,還有一些慢性病患者也不應該爬山。這些慢性病包括關節痛、慢性腎炎、腎病、血液病、慢性氣管炎、肺心病、糖尿病伴有合并癥、痛風、紅斑狼瘡、皮肌炎等風濕性疾病、肝硬化等。慢性病患者即使爬山也要慢爬,不要強求登山到山頂。
怎樣避免猝死悲劇
在爬山過程中,如果出現突發癥狀,一定要采取必要的措施自救。比如感覺心前區有憋悶感,就不要再堅持登山了,而應到相對舒服的地方平臥休息。這時應馬上松開褲帶、領帶,將頭歪向一側,以免嘔吐物引起窒息。要注意保溫,因為寒冷可以加重血管收縮和血小板聚集。中青年人要定期檢查身體,盡早發現潛在的心、肺隱患。爬山后若晚間睡眠不佳,說明運動過量,需調整運動量。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