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米爛是儋州人最喜愛的食物之一,儋州山歌里這樣唱道:“長坡米爛洛基粽,木棠歐饃永昌蔥;馬井紅魚香破釜,排浦薯香吃肚膨”。長坡米爛排在品種繁多的風味小吃的首位,可見其在儋州人心目中的地位。 [page]
海南小吃中粉類豐富,儋州米爛便是其中一種。米爛是儋州人最喜愛的食物之一,儋州山歌里這樣唱道:“長坡米爛洛基粽,木棠歐饃永昌蔥;馬井紅魚香破釜,排浦薯香吃肚膨”。長坡米爛排在品種繁多的風味小吃的首位,可見其在儋州人心目中的地位。
米爛,從字面上也許無法讓人產生美好的聯想。但一旦見到實物,它就會顛覆你原來的想象,這種發源于鄉村的鄉土小食,雖然出身寒門,但制作工藝頗為講究,成品色香味俱全,讓你過口難忘。就好像行走在鄉間小路上,猛然瞥見一位衣著樸素的美麗姑娘。
千錘百煉絲如雪
米爛是儋州群眾喜愛的一種食物,城鄉隨處都可見米爛館,而這其中以長坡米爛最為有名。在儋州的山歌里,就流傳著這樣的詞句:“長坡米爛洛基粽,木棠歐饃永昌蔥;馬井紅魚香破釜,排浦薯香吃肚膨”。
長坡米爛排在品種繁多的風味小吃的首位,可見其在儋州人心目中的地位。在那大,人們早餐時習慣一碗涼米爛,一碗熱骨湯,吃得齒頰留香。
但由于長坡米爛制作工藝復雜,對各種原料的要求也高,很多商家為了省事賺錢,簡化了工序,原料也不再精挑細選,這使正宗的長坡米爛顯得尤為珍貴。得知在儋州東成鎮長坡墟中心街一家米爛館,做法正宗,遠近聞名,記者于是驅車前往,一嘗美味。
早晨九時,米爛館老板娘魏四妹又重新架鍋生火,當天的客人太多,她先前準備的配料已用完,不得不緊急制作。 [page]
魏四妹說,配料可以現場做,主料米線卻需要提前兩天準備,要想吃正宗的長坡米爛首先要從選米開始,必須選當年新鮮的大米,米粒飽滿,色澤光亮。
然后用冷水泡米一二日,待充分吸收水分后,取出磨成米漿。魏四妹說以前磨米漿都用石磨,現在大多改用粉碎機,將米粉碎成稀泥狀。然后把米漿用紗布包裹,放在木質的容器中不斷揉搓,這是非常重的體力活,在揉搓過程中擠出水分,米漿逐漸變成米團。
把米團放入蒸籠中蒸一個小時,然后取出放在石臼中舂爛,邊椿邊倒入適量的熟米漿,直到柔軟適度,易成條狀。
接下來把蒸熟的米爛團裝進一個細長的袋子,袋子頂端有金屬制成的花灑狀工具,用手使勁擠壓口袋,花灑裝的噴頭里就會流出一條條潔白細長的米線。
流出的米線掉進盛滿沸騰水的鐵鍋里,約五分鐘撈出,裝進竹器里放涼。涼后的米線潔白晶瑩,要食用時截段放入碗中,成為名副其實的米爛。
舉箸未嘗香四溢
主料工序復雜,配料也毫不遜色。魏四妹介紹,正宗長坡米爛的配料分大料和小料,大料七種,小料也是七種。
大料包括牛肉干、花生粉、豬腩、炸蝦米、魷魚干、豆角、酸菜,小料包括蒜茸油、蔥花、胡椒、辣椒、醬醋、酒糟、姜。
“可別以為就這14種料,扔進碗里就可以了。”魏四妹說,要做出可口的米爛,除了要掌握各種配料的比例,更重要的是要不怕麻煩,每種料細致考究地做好。以炒青豆角為例,炒豆角必須用柴火鐵鍋,這樣容易控制火候,翻炒不用鐵鏟,用大海鱟殼,既能增加鮮味又比鐵鏟效率高;豆角最好是新鮮采摘,嫩而飽滿為佳;炒時先把花生油燒熱,放入適量瘦肉沫、冬菜,聞到香味后把切碎的豆角入鍋,翻炒至熟而脆時放入佐料起鍋,這樣豆角清脆口感好。
“蒜茸油也很關鍵,要選正宗的花生油,把蒜末放入沸油中炸,待蒜末顏色變黃后立即起鍋。”魏四妹介紹,炸蝦米、做牛肉干、花生粉,也都要選好料,掌握好火候。
在魏四妹的櫥窗里,米線和各種配料琳瑯滿目,五顏六色。客人落座后,只見她麻利地截線成段,先放小料,再放大料,不到一分鐘,一碗誘人的米爛擺上了桌。
看到這碗散著香氣,底層雪白,表面嵌著翡翠瑪瑙一樣配料的米爛,很多顧客迫不及待地舉起筷子,大快朵頤。
一經攪拌,香味更是撲鼻,夾起一筷子入口,軟軟的,滑滑的,香噴噴的,伴著各種配料一起咀嚼,軟滑中又帶著酥脆,讓人回味無窮。而埋在米爛中的各種配料就像埋在地里的寶藏一樣,每吃到一種就有挖到寶藏般的暢爽。
魏四妹告訴海南日報記者,做米爛有講究,吃米爛也有講究。米爛中的花生要用石臼椿碎了吃,這樣不僅味道更香,花生粉也容易粘在米爛上;一碗米爛吃到一半,可以放入半勺酒糟,味道更香醇悠長;吃完米爛,再喝一小碗熱骨湯,真是香上加香,酣暢淋漓。
兩代三家四十載
魏四妹把米爛做得這么講究,讓人不由得重新開始打量這間藏身于鬧市的米爛館。魏四妹的米爛館分前后三進,第一進擺放著一個大櫥窗和一鍋大骨湯,第二進擺放桌椅,供客人就餐,第三進是米爛加工間,有石臼、柴火灶,還有各種工具。
魏四妹說這家米爛館已經經營了40年,父親魏紅鳴年輕時做米爛,后來就把米爛館和手藝傳給她和兩個姐姐。去年歡樂節,魏四妹也應邀到那大參加美食節大賽,她做的米爛獲得優秀獎。
米爛很香很美味,但經營米爛館的人卻很忙很辛苦。魏四妹介紹,要做正宗米爛,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現在自己和兩個姐姐三家六口人經營一個店,仍感到疲憊不堪。
也正因勞累,經營正宗米爛館的商家并不多,在長坡和那大正宗的米爛館屈指可數,很多人都轉行做其他生意。
魏四妹說,再經營一段時間,他們也準備轉行,現在鎮上隨便一個行業都比做米爛輕松、賺錢。一大碗內容豐富的長坡米爛才賣3元錢,利潤非常低。魏四妹說,小鎮人的消費水平就這么高,如果價格提高了,客人就去吃其他的早餐了。
而在那大,一碗米爛價格在4到5元不等,但由于市區房租貴,留給經營者的利潤空間也不大。于是很多經營者不得不偷工減料,這樣正宗的長坡米爛就越來越少見。
儋州市作協主席謝有造,對儋州美食也頗有研究,他建議長坡米爛的經營者要注意品牌建設,做出品牌后可適當提高價格,游客和市民對適當提價也都會理解,只有這樣長坡米爛才能繼續留傳下去。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