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南發展森林旅游調查報告之二
海南應當森林游
“探路先鋒”
文海南日報記者 魏如松
海南森林旅游業取得長足發展,也面臨諸多瓶頸:景區同質化現象較嚴重,特色不夠明顯,一流的森林資源未能形成一流的旅游產品。
一路穿山越林,親身體驗,調研組專家們紛紛為海南發展森林旅游把脈建言。他們認為,目前海南熱帶雨林旅游開發規模化、市場化、現代化程度較低,占有“半壁江山”旅游資源優勢的熱帶森林旅游還未成為海南旅游的主體產品,海南森林旅游的整體品牌仍未成型。
一流資源未能形成一流產品
海南建省以來,森林旅游業取得了長足發展。尤其是近年來,省林業局在推動森林旅游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全省建立了8個國家級森林公園,3個省級森林公園和一批森林旅游景區景點。
昌江的霸王嶺、陵水的吊羅山、樂東的尖峰嶺、保亭的七仙嶺,以及五指山、東寨港、猴獼嶺等森林公園和保護區,已逐漸成為海南標志性的熱帶森林旅游景點。2009年的統計數據顯示,海南各森林旅游區域接待游客數量約為300萬人次,旅游收入約為5億元人民幣。隨著各地森林公園與保護區的開發與建設,林區內的基礎設施,包括道路、景點、賓館等設施條件均有較大改善。
然而,森林旅游業的發展,也面臨著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省林業局局長關進平坦言:“海南森林旅游業的發展,因缺乏統一而高水平的規劃,目標定位不明確,從而造成其重要地位未能確立。”
盡管各相關市縣都出臺有森林旅游的規劃,但在考察過程中,專家們普遍認為,目前海南熱帶雨林旅游的開發,對自己的家底并不是十分清楚。中南林業科技大學教授吳章文告訴記者:“森林公園開發生態旅游需要制定一個開發合理、永續利用的總體規劃,以避免盲目、隨心所欲進行粗放式的開發。否則,勢必會造成人力、物力、財力的浪費,導致一些不可再生旅游資源的損壞與浪費。”
因為缺乏對自身熱帶雨林品質的充分了解,在已經開發的熱帶雨林旅游項目中,產品、服務設施大多檔次偏低,各個景區同質化現象較為嚴重,自身特色不夠明顯,一流的森林資源未能形成一流的旅游產品。
“整體品牌未能成型,占有‘半壁江山’旅游資源優勢的熱帶森林旅游還未成為海南旅游的主體產品,海南的森林旅游被邊緣化。”關進平說。
在林區調研,專家們普遍認為,海南森林旅游業在一些旅游設施、服務方面還不配套。
中科院院士、中國林業科學院研究員唐守正認為,當前,海南發展熱帶雨林旅游,亟需解決道路通暢的問題。他還以美國黃石國家公園為例,盡管黃石國家公園面積遼闊,但通暢的道路可以讓游客在一天之內觀看數個景點。景點與景點之間相連成串,吸引眾多游客前去游覽。
發展森林旅游,彌補藍綠差
“海南開發森林旅游,前景是非常廣闊的。以大海為主的藍色旅游和以森林為主的綠色旅游,就好似海南旅游產業的兩條腿,缺一不可。目前,海南藍色旅游和綠色旅游發展不平衡,存在一條腿長一條腿短的問題。發展森林旅游,可以彌補藍綠差。”海南師范大學地理與旅游學院院長、海南旅游發展規劃研究中心主任畢華教授十分看好海南森林旅游業的發展。
海南旅游的發展,長期以來存在“東線旺、中西線冷”的局面,發展森林旅游,可以彌補空間差,扭轉海南夏季旅游業低潮的現狀。
海南建設國際旅游島,有越來越多的國外游客涌入海南,吳章文說:“三亞的國際游客很多,完全可以分流一部分游客到熱帶雨林中來,讓游客充分體驗海南獨具特色的熱帶雨林休閑游。21世紀是旅游業的黃金時期,休閑度假將成為旅游業一大熱點,做足、做透海南熱帶雨林游這篇文章,對海南未來旅游發展大有裨益。”
開發森林旅游,海南可大膽探索
《國務院關于推進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發展的若干意見》中指出,要把海南建設成為我國旅游業改革創新的試驗區,在開發熱帶雨林旅游過程中,海南可以充分發揮經濟特區的優勢,大膽探索,先行試驗,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加快體制機制創新。
“作為一個開放型的大特區,海南建設國際旅游島,海南的森林旅游業應與國際森林旅游規范和環保規范相接軌,森林旅游開發企業應廣泛推廣實施國際環境管理體系標準。”談及海
南森林旅游業未來發展之路,畢華特別強調要依法興旅:“森林旅游是法規性非常強的產業,國家和地方的系列法規,將是海南熱帶森林旅游發展的基本依循。當前,我們亟需制定與海南熱帶森林旅游有關的的基本法規和運行標準,比如類似《海南省森林公園管理辦法》《海南省熱帶森林旅游環境管理規范》《海南省熱帶森林旅游安全管理制度》等。”
畢華還建議建立海南省森林旅游聯席會議制度,“按照‘政府引導、市場運作、企業投資、職工參與、農戶聯動’的原則,省林業局與省旅游委建立森林旅游聯席會議制度,成立森林旅游專家咨詢組,在政府統一規劃下,發動企業、農戶等社會力量參與森林旅游建設。”
《國務院關于推進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發展的若干意見》中還要求,海南要加快發展森林生態游,打造尖峰嶺、霸王嶺、五指山等一批精品景區,高標準規劃建設熱帶雨林游等主題公園。
今年6月份,被視為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基本藍圖和行動綱領的《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發展規劃綱要》獲國家發改委正式批復。《規劃綱要》中明確指出:“充分利用熱帶雨林資源優勢,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自然景觀區,實現自然資源保護與旅游可持續發展的雙贏。統一規劃、分步實施,通過生態廊道建設和生態型交通網建設,使海南島中南部熱帶雨林集聚區的10個自然保護區和11個森林公園貫通連片,形成整體優勢。”
“一系列的舉措,為海南森林公園的建設與森林旅游業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省旅游委副主任陳鐵軍表示,海南發展森林旅游應站在建設國際旅游島的高度,在規劃、目標定位、管理模式、產品建設等方面大膽探索。
綠色開發和生態保護
發展海南熱帶森林旅游,是海南林業健康、高效發展的基本需求。熱帶森林旅游的蓬勃發展,也將形成海南林業興旺發展的強勁動力。
唐守正院士表示:“發展森林旅游,無疑將對海南的經濟發展起到巨大推動作用。然而,總有一些人認為保護與開發是對立的,這不能一概而論。經濟發展了,是為了更好地保護森林。”
對于唐守正院士的這一觀點,在海南從事多年旅游研究的畢華十分贊同:“發展的本意是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只有在保護的基礎上開發,讓老百姓從中受益,真正富裕起來,才是真正做到了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
“發展森林旅游,讓當地的老百姓真正參與到森林旅游的開發與建設中,使他們成為其中的一員。比如,現在越來越多的人熱衷于自駕車旅游,完全可以把林區的老百姓組織起來,對他們進行專業培訓,做森林游的林區導游。他們熟悉地形,對當地的文化、風俗了如指掌,既可以解決游客在林區的安全問題,又可以引領游客進行旅游,提高旅行者的旅游效率。”畢華說。
“過去我們的林區主要是以生產木材為主,輔之以林副產品利用。其實,木材及林副產品生產只是利用了森林多種功能中極少的一部分,森林還有更大的價值蘊藏在生態環境功能和旅游保健之中。當前,森林旅游已在全世界形成了一股熱潮,成為人們休閑娛樂的一種時尚,這就需要我們各級政府和林業主管部門,充分了解森林的多種功能,認識到森林旅游資源開發的價值,從而調整產業結構。”吳章文說。
海南發展熱帶森林旅游,將有利于合理調整林業產業結構,促進林業企業由傳統向現代轉型,而且將極大促進林區所在地社區的發展,畢華說:“海南林區大多處于‘老少邊窮’區域,森林旅游將以巨大的產業延伸力、輻射力,成為當地經濟發展的龍頭,為貧困山區公眾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和商業機會,帶動地方經濟的發展。”
作者:文海南日報記者 魏如松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