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如何吃帶子不中毒
如何吃帶子不中毒
來源:     作者:陳曼莉    2010-10-28

  帶子:貝類的閉殼肌。北方稱鮮貝。帶子是廣東話的叫法,俗稱騷蛤。其肉圓形,扁狀,名為“帶子”,可鮮食,也可曬干食干制品即為江瑤柱,北方稱干貝。營養價值極高,是珍貴的海產食品。帶子在廣東、海南沿海盛產。其質爽軟,滋味鮮美,蒸、炒、油泡皆宜。

  

如何吃帶子不中毒

 

  鏈接事件:

  五月下旬,香港澳門等地驚現“毒帶子”,數名民眾食用帶子后出現了麻痹性毒素中毒的癥狀。據香港中毒者描述,他們在家中進食帶子后半個小時至3小時,出現面部、口部、舌頭和喉麻痹,伴隨四肢乏力、暈眩、視力模糊、肚痛、惡心、嘔吐及腹瀉等癥狀。有關部門表示,中毒嚴重者可導致說話和呼吸困難。

  5月20日上午廣東省衛生廳發出食品安全警報,提醒各地食品安全監管部門要加強對貝類的監測,確保民眾身體健康,同時呼吁民眾近期慎食貝類水產品。神探的手機也適時收到了一條忠告,近期最好不要進食雙貝殼類的海產,當時神探還不知道,在海鮮市場上正因為此次的“帶子門”刮起了不小的風暴……

  5月23日,在香港北角碼頭的海鮮市場內,購買貝殼類海鮮的市民明顯減少。事因“毒帶子”事件擴展至廣東及珠海,香港食安中心迄今收到14宗個案、共有28人出現麻痹性中毒,目前仍未查明問題鮮帶子產區。當局提醒市民暫時慎吃貝類水產。

  5月25日,新鮮帶子“毒”翻港珠澳,在市場上引發一陣“帶子慌”。一些菜市、超市和酒樓,均表示未收到相關部門禁售通報,但除菜市外,超市、酒樓難覓帶子蹤影。受到珠三角其他城市不斷出現的食用鮮帶子中毒事件影響,帶子銷量已經減少,價格也出現下降。[page]

  帶子毒還是人更毒?

  “帶子門”事件一出,廣東省衛生廳發出食品安全警報后,各大媒體也拉響警報,紛紛出動。一時間談貝色變,人們奔走相告,別去吃帶子。神探不禁嘆息,我們的生活里又少了一味食材。自從瘋牛病、口蹄疫、禽流感,再到瘦肉精、孔雀石綠、蘇丹紅,我們身邊可以吃的東西到底還剩多少?幾乎是媒體曝光一件,人們就驚訝一次,媒體的作用是強大的,強大到我們只能在菜市場里面提著空空的菜籃發愣了。

  可是,我們需要的是在第一時間能給我們有效指導意見的媒體。吃帶子中毒,人們會直接將責任歸咎于帶子本身。那么,所中的毒是否就是帶子惹出來的?非也!帶子本無毒,人類早就有食用帶子的習慣了。為什么這么長時間相安無事,突然就出現了中毒事件?有人說是由于夏季炎熱,帶子放置時間長了變質。也有人說是氣溫增高,海水中副溶血性弧菌增多,海產品相對菌數增多,尤其是一些貝類容易被污染,死后導致其攜帶副溶血性弧菌(嗜鹽菌)尤多,吃了后容易引起食物中毒。但這僅是食物中毒的原因之一,不食用死去時間較長的貝類和烹調時間足夠即可被免之。

  然而,這次服用帶子中毒另有原因,原來帶子有毒是由于受到藻類毒素的污染,當天氣轉熱,海水溫度變暖。帶有麻痹性毒素的海藻容易生長,帶子依靠鰓纖毛活動形成水流濾下有毒海藻等食物,使攝取的毒素在肝、胰、腸、生殖腺和肌肉累積,而變得有毒。也就是說,是海域的污染導致了帶子有毒!是海水富營養化產生的赤潮導致了帶子有毒!人類的活動加劇了海水營養化,更有利于單細胞微生物的繁殖,真正下毒手的其實正是人類自己。

  一般來說,貝類的毒化與海水有毒藻類的濃度有直接關聯,有毒貝類中毒發生在5月中到10月底。諷刺的是,就在毒帶子出來之前,5月19日,廣東省政府新聞辦公室發布的《2009年廣東省海洋環境質量公報》顯示,廣東海域污染形勢堪憂。廣東海域污染范圍有擴大的趨勢,與2008年相比,廣東受污染海域面積增加3.6%,而中度污染和重度污染面積增加均超10%。這印證了:人類總要遇到自己把環境污染以后的惡果。我國的城鎮化也給我們帶來了持續環境污染的惡果。[page]

  想吃又怕中毒?

  既然這個結果與人類發展相關,不能一昧只讓消費者去學會分辨東西的好壞,有毒還是沒毒。最重要的是狠抓源頭,污染已是事實,就不能讓污染再擴大化。用立法來禁止在赤潮期間采集食用性貝類,可從源頭上減少中毒的可能性。當然,作為消費者,我們還是有必要懂得一些保護自己的措施。

  看?藻源毒素不僅存在于帶子中,蜆、青口、蠔、扇貝等雙殼貝類海產都可能受污染,市民都應慎吃。雙殼貝類海產屬濾食特性生物,是貝殼類海產中毒的常見傳播媒介。而在赤潮來臨的季節,這些貝類生物容易食入有毒的海藻,毒素就會積聚在貝類的組織內。毒素對貝類本身并不會造成影響,而且其外表、嗅味或味道均與正常貝類無異,但人食用后則引起中毒。所以,我們在挑選上面是沒有辦法靠外觀去判別其有無毒素的。

  最簡便鑒別有毒帶子的方法是動物試驗,把2只帶子的內臟喂貓,如2小時內貓不出現嘔吐等胃腸道反應,則表明本批的帶子不帶藻毒素,可以安全服用。冬季貝毒降低,食用11月份至次年1月份采集的帶子,基本不會發生中毒。

  煮?可惜的是,這些藻類毒素是耐熱的,高溫加熱也不能起到解毒作用。所以即使用蒸、煮、烘和烤后還可能引起中毒,加堿可減毒,加堿后煮沸20~30分鐘可減少毒素85%以上,但經堿處理后帶子風味口感全無。有毒帶子中毒癥狀一般為惡心和嘔吐,在進食30 min~16 h出現口、舌及四肢出現刺痛、麻痹或灼熱的感覺,也會出現頭痛、暈眩和肌無力,一般在24 小時內好轉,48 小時內癥狀消失,少數中毒者可死于呼吸衰竭。反復中毒并不能產生免疫,最小中毒量并不能提高。

  如果通常的方法也奈何不了毒素,我們必須要放棄帶子嗎?看來并沒有這個必要,我們可以在有毒藻類污染的海域嚴格執行檢疫規則,在非夏季采食,用貓來鑒定帶子是否有毒,還能通過限制進食量等方法盡量減少毒素進入體內的量,食用帶子總體來講是安全的。

  也有這樣的說法,市民若是食用,可將貝類浸養于清水中一段時間,并定時更換清水,使貝類自行排出體內的毒素,但毒素也有較高的脂溶性,要排除污染了帶子上的藻類毒素,其處理時間必須長7日以上,顯然其解毒方法并非絕對可靠,也難以實施。食用時避免進食含毒素高的內臟、生殖器及卵子等,安全性稍高。

  萬一出現消化道和神經中毒癥狀,應及時前往醫院就診,采用對癥療法(如用催吐排除殘留在胃毒素)和支持療法(對重癥的呼吸衰竭病人吸氧和人工呼吸)后,一般預后良好。事實上,如果就醫及時,此種食物中毒的致死率是非常低的。在處理病人時,注意勿服用含酒精的飲料和藥物以免加重病程,不要使用鎂制劑,如用硫酸鎂導瀉,因為藻毒素藥理作用類似有鈉通道阻斷作用的河豚毒素,高血鎂有抑制神經傳導的作用。

  小鏈接:

  赤潮和貝類中毒有關,有毒的藻類主要有短稞甲藻、鏈狀原膝溝藻和塔瑪侖溝藻等。加勒比海沿岸的民眾也常常受到了赤潮的侵襲。在赤潮發生時期,不要進食赤潮發生區域所產的海產品,我們也可向其借鑒。一般要在有毒藻類繁殖消退后3周后,貝類才能轉為無毒。海水的溫度是赤潮發生的重要環境因子,20~30℃是赤潮發生的適宜溫度范圍。科學家發現一周內水溫突然升高大于2℃是赤潮發生的先兆。據監測資料表明,在赤潮發生時,水域多為干旱少雨,天氣悶熱,水溫偏高,風力較弱,或者潮流緩慢等水域環境。

相關推薦
最熱評論
驗證碼:發表評論
熱新聞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在线观看| 日本精品不卡视频| 成人综合久久精品色婷婷| 动漫精品一区二区三区3d|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色欲AV | 99re6在线视频精品免费| 亚洲精品在线电影|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不卡| 人妻少妇精品无码专区| 亚洲日韩国产精品第一页一区 | 99久久精品国产麻豆| 亚洲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不卡 | 精品国产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免费视频| 日本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中文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久不卡| 中文字幕精品一二三四五六七八| 久久精品丝袜高跟鞋| 精品无码成人片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福利网泷泽萝拉|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艾草网美妙| 2020国产精品永久在线观看|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观看| 含羞草国产亚洲精品岁国产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自在线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专区|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在线| 久久99国产精品| 久久se精品一区二区影院 | 色婷婷精品大在线视频| 久久精品动漫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成a人在线观看| 国产夫妇精品自在线| 午夜精品成年片色多多| 国产综合免费精品久久久| 国产精品原创巨作av| 国产精品入口麻豆电影网| 精品久久久久久蜜臂a∨| 久久九九精品国产av片国产| 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