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客騎自行車或乘有軌電車漫游海濱,市民出行首選公交車,透過車窗欣賞三亞美麗的城市風貌,困擾三亞多年的停車難將大為改善……10月28日,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下簡稱“中規院”)向南島晚報記者展示了一幅城市綜合交通規劃設計藍圖。根據規劃,未來的三亞將在滿足市民和游客出行需求的同時,展現可欣賞、可游覽、宜生活的城市面貌,打造具有三亞熱帶濱海旅游氣質的生活方式。
關鍵詞 對外交通
開辟鳳凰島連接市區的第二通道
評審會上,“中規院”專家稱在旅游城市和海南島嶼型省份的雙重背景下,機場在三亞的對外交通中占首要地位。專家們一致認為,未來國際鳳凰機場發展定位應明確為國際旅游島門戶機場、區域旅游航空樞紐。利用即將開通的東環鐵路和未來的西環鐵路,將三亞鳳凰機場與海口美蘭機場相連,能夠短期內緩解機場容量不足的問題。
郵輪作為另一種對外交通,已開始進入三亞。借鑒國際主要郵輪母港的經驗,充分認識母港對于旅游城市經濟發展的巨大作用,積極推進郵輪母港建設勢在必行。專家指出,如果郵輪母港選址在鳳凰島,那么很有必要開辟連接鳳凰島與市區的第二條通道,使進出島更加方便、快捷。
關鍵詞 濱海交通
在大三亞灣沿線開通有軌電車
按照修編后的三亞市城市總體規劃,大三亞灣西起南山,東至鹿回頭半島,南面為南山至鹿回頭半島之間廣大水域,水路面積合計約500余平方公里,是市域及濱海地區的重點發展地區。
“中規院”專家認為,大三亞灣集中了三亞最豐富的旅游資源要素,基于國際知名濱海旅游城市案例研究,對濱海快速客運系統的構建大多考慮輕軌和現代有軌電車。相比輕軌,現代有軌電車與道路、城市商業的緊密結合,適宜與慢行交通空間共享。三亞應逐步分離濱海路的交通功能,以現代有軌電車為核心,沿海岸線打造由慢到快,由旅游到城市的分層交通組織模式。
在新的道路交通規劃中,專家們指出:打通勝利路,分流部分濱海路車輛,讓卡車、貨車等大型載重車輛在勝利路行駛,讓濱海路充分發揮旅游道路的功能。
關鍵詞 城市路網
城市道路擴至4車道或6車道
面對本地市民的出行需求日益增長和外地游客大量涌入的雙重壓力,三亞道路承受巨大壓力,道路擁堵現象時常發生。如何破解這一難題?“中規院”專家指出,拓寬道路,建設高架橋和立交橋并不是根本出路。三亞市道路應堅持以4車道為主,部分瓶頸路段可安排6車道。
“中規院”專家們指出,較為成熟的旅游城市均強調通過高密度、小間距道路交通網絡實現更好的可進入性和更好的游客感官。三亞未來需要提高道路密度,打通關鍵結構性道路,改善網絡瓶頸;中心城區內不宜建設高架路和孤立的立體交叉口。[page]
關鍵詞 公共交通
由政府主導優先發展城市公交
縱觀國際著名濱海旅游城市均有完善、便捷、多樣化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統作為城市和旅游客運的重要支撐。然而,在三亞由于公交網絡覆蓋有限,公共交通存在這樣一種情況——全市18條公交線路中有12條走解放路。
“原因何在?經濟效益的驅使。”“中規院”專家給出這樣的答案。專家們指出,三亞市目前最繁華的街道,是市民到達需求最多的地方,同時也是公交企業最有經濟效益可圖的線路。同時,一些偏僻地區卻無人問津,給當地居民出行帶來不便。為此,堅持公交優先必須由政府主導。
對照國際著名濱海旅游城市,均有完善、便捷、多樣化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統作為城市和旅游客運的重要支撐。因此,三亞必須堅持公交優先戰略,完善公交路網覆蓋面,提升服務品質,明確公益屬性。
關鍵詞 慢行交通
在城市生活中最大程度貼近自然
今后,三亞將著力打造濱海慢行通道。國際知名濱海旅游城市的成功經驗證明,慢行交通發展是提升濱海地區旅游開發的重要環節。
和機動化方式相比,步行、自行車等慢行交通方式體現出綠色環保的突出優勢,同時更加有利于促進游客活動與自然景觀資源的融入。
原住建部城建司副司長王鳳武認為,在城市中推行慢行交通方式,并不等于崇尚落后和慵懶,其精髓在于將綠色環保、健康和諧、人文人性同步推進。打造城市慢行交通系統,就是讓人們在路上逗留的時間更久,讓人們可以充分享受于大海、江河的和諧共處,在城市生活中最大程度地貼近自然。對于三亞來說,這無疑是一種全新的城市交通發展理念。
關鍵詞 道路景觀
保證機動車通行
考慮道路景觀空間
一座城市的道路景觀,往往是展現這座城市形象的窗口。三亞作為國際性熱帶濱海旅游城市,道路景觀與城市形象之間的聯系更加緊密。
為此,在本次三亞綜合交通規劃中,更加明確道路景觀是旅游城市展現風貌,體現特色的重要環節,國際濱海旅游城市都將打造與其自然環境、人文風貌相協調的道路景觀作為城市交通建設的重要內容。
三亞未來的道路建設應在保證機動車通行的前提下,更多的考慮道路景觀空間,展示城市形象,體現城市特色。
關鍵詞 交通停車
采取分區停車
加大車位配建比例
在本次三亞城市綜合交通規劃中,將有什么樣的停車規劃解決停車難問題成為一大亮點。
根據規劃,應建立與三亞市旅游及機動車發展策略相協調、與用地規劃有機結合、與道路及公共交通設施高度整合的停車系統。為此,結合三亞中心城區各片區的土地利用情況及各區的規劃人口情況,采取分區停車方式。
其中,嚴格控制區——三亞老城核心區及鹿回頭、大東海用地開發和交通集聚強度高的區域,必須嚴格控制停車泊位的供給。適度控制區——海坡濱海旅游帶,可適度控制停車供給規模。協調發展區——為外圍規劃新建區,可實行較高的停車設施建設標準,專家建議三亞還應提高停車位配建比例。(胡曉亮 于娟 沙曉峰)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