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綠色出行 低碳生活
快樂的
新騎車年代
文\海南日報記者 楊春虹
海南島生態良好,是一個美麗的熱帶海島旅游目的地,與自行車新文化所宣揚的快樂、健康、運動、環保等主題非常切合。 海南日報記者 蘇建強 攝
海口西海岸休閑的騎行者。海南日報記者 王凱 攝
文\海南日報記者 楊春虹
海南有一流的自然環境,一年四季適合騎行。近年來,國內外知名自行車廠商紛紛將目光聚焦在海南,先后在海南舉辦各種各樣的車友會、車迷節等活動。業內人士稱,海南雖然是一個小市場,但對中國剛剛興起的自行車新文化而言,海南島卻是一個最重要的地方,因為它是未來最適合中國自行車新文化推廣的基地。
剛剛才快步進入汽車生活的中國老百姓,面對全球氣候變暖、環境壓力增大的嚴峻形勢,就不得不面對這樣一個選擇:是燃燒脂肪,還是燃燒汽油?
曾經被作為時代進步標志而被“淘汰”的自行車“老三樣”,又因為其健康、綠色的出行方式,開始受到關注。在西方發達國家,騎行正在成為一種綠色出行新方式而備受關注,法國巴黎、荷蘭阿姆斯特丹等著名城市,紛紛宣誓要打造成為適合單車生活形態的城市。
難道,時代輪回,我們又要重新回到自行車的時代?
自行車的“生死輪回”
“這與我們記憶中兒時的那個自行車時代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現在的騎行不再是過去代步工具的角色,而是代表一種新的生活方式。”作為全球最大的自行車生產商,捷安特一直致力于自行車新文化的推廣。捷安特(中國)行銷總經理朱雄瑜說,在過去的30年間,自行車在中國的確是經歷了饒有意味的“生死輪回”。
擁有200多年歷史的自行車,上世紀初被引入中國。到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自行車已經成為人們重要的代步工具,是衡量人們生活水平的指標,被形象地喻為“老三樣”,在那個時代,擁有一輛“鳳凰”、“永久”自行車,就如同現在擁有一輛名牌轎車那樣值得驕傲。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從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自行車漸漸被摩托車、汽車所取代;到了21世紀,由于環境、能源等問題,自行車又成了人們健康、環保生活方式的選擇。
“在中國大陸,自行車運動休閑的風潮只是剛剛興起,在政府對低碳環保的重視下,正在大力地推動中。”據全球最大的自行車零件商禧瑪諾旗下的禧瑪諾俱樂部負責人介紹,目前,中國發達城市如北京、上海、廣州等,已經開始逐漸興起自行車運動休閑風潮,杭州等城市開始加強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建設,增城等城市增建自行車道。
推廣自行車新文化
致力于推動自行車新文化的朱雄瑜說,中國是世界最大的自行車王國,但是人均擁有的數量卻不高,而且自行車制造是一個傳統的行業,要持續提倡自行車新文化,重新定義自行車是一個未來經營發展新的方向。
“過去的自行車都是統一款式,現在更為多樣和個性化。”朱雄瑜說,現在自行車廠商研發了城市車、山地車、公路車、旅行車、女性車和折疊車等,分不同的車系滿足各類層次專業的騎行體驗,早已超越了代步工具的概念。
省自行車運動協會會長嚴春江對此感受頗深。近年來,各大自行車廠商更加注重自行車文化的推廣,如組織車友會、舉辦車迷節等,從中倡導的是一種健康、環保的生活理念。“自行車文化在國外已經很普遍,但在中國,還是一個剛剛出生的嬰兒,需要大家的愛護和關注。”嚴春江說,車迷的培養和培育,比具體的銷量更令廠商關注。
朱雄瑜把自行車的新文化概括為七個方面:騎車是快樂的、健康的、運動的、環保的、親子的、旅游的、和諧的。“這七個方面的排序也是很有講究的,如果顛倒了,意義也就完全不一樣了。”朱雄瑜說,這同樣體現了現代社會對生活的追求。
“被稱為自行車布道者的劉金標,就是這樣身體力行去傳播自行車新文化的。”朱雄瑜說,作為捷安特公司董事長的劉金標,2007年5月,以73歲的高齡從臺北出發,騎著自行車以15天的時間環繞臺灣一周;2009年5月,又以75歲的高齡從北京的奧運地標鳥巢出發,經過三省、三市、一河、一江,抵達終點上海萬人體育館;今年又完成了環荷蘭的騎行。現在,這些線路已經成為騎行愛好者的首選。
海南,騎行者的天堂
“對于海南而言,車迷的培育,自行車騎行氛圍的培育,比具體的銷量要更加有意義、有價值。”嚴春江說,從銷量而言,海南因為是一個小省,自行車的銷量在全國來說可以算微不足道。但海南卻有一流的自然環境,一年四季都非常適合騎行,近年來,國內外知名自行車廠商都紛紛將目光聚焦在海南,先后在海南舉辦各種各樣的車友會、車迷節等活動。
“他們告訴我,海南雖然是一個小市場,但是對中國剛剛興起的自行車新文化而言,海南島卻是一個最重要的地方,它是未來最適合中國自行車新文化推廣的基地。”現在,嚴春江已經越來越堅信這一點,因為她接待的島外騎行者已經越來越多,她開始著手海南自行車租賃網的建設。
朱雄瑜說,海南島生態良好,是一個美麗的熱帶海島旅游目的地,與自行車新文化所宣揚的快樂、健康、運動、環保等主題都非常切合。在國內的島嶼中,舟山群島和崇明島也不錯,但從條件而言,明顯不如海南島。18年前的臺灣,摩托車也像蝗蟲一樣多,但現在臺灣已成為自行車島,擁有上千公里自行車道。他說,海南有這么好的環境,為自行車騎乘提供了最佳環境,我們可以為更多的單車愛好者提供海南單車游的服務平臺,我們成立的江蘇捷安特自行車文體基金會,可以協助海南政府建設更科學的自行車道路。相信海南島也會成為中國的自行車島,并進而成為世界知名的自行車島。
此外,從專業的角度來看,海南島地形起伏不大,卻擁有多種地形,非常適合發展自行車賽事。今年,海南已經連續五屆成功舉辦環島賽,政府非常支持和鼓勵這一產業的發展。業界認為,通過賽事可以完善和提升相關配套設施,而且從自然條件來看,海南島完全有條件發展成為亞洲最適合自行車賽事的地區,成為騎行者的天堂。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