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革開放以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已成為各地干部群眾耳熟能詳的一句話。發展經濟的重要性好理解,這事關人們衣食住用行,而我省加快推進文化改革發展又有何必要性和緊迫性呢?
省委、省政府《關于加快推進文化改革發展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分析了時代背景及其重要意義,從中央戰略部署、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的需求、我省文化改革發展現狀及有利條件這四個方面進行了闡述。
推動文化與經濟政治社會建設協調發展
按照聯合國糧農組織的標準,當人均收入超過3000美元時,人們在文化、旅游等方面的消費支出比例將會迅速增加。我國人均GDP已超過3700美元,居民生活正從小康向寬裕消費方向轉型,人們的文化消費需求明顯快速增長。
“文化娛樂方面的消費也是小康社會幸福指數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前我國不僅面臨經濟發展的戰略機遇期,還面臨文化發展的戰略機遇期。”省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省文化體制改革與文化產業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張松林說。
在此背景下,黨中央審時度勢,把文化建設放在科學發展、建設和諧社會的全局來考慮,作出了加快推進文化體制改革和文化事業文化產業發展的戰略部署。
張松林說,長期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理念,使我國的經濟建設取得了突出成就,同時以民生工程為主體的社會建設也得到高度重視。相比之下,文化建設較為滯后,一些地方領導重經濟建設、輕文化建設的現象還比較突出。
因此,《決定》強調,推動文化建設與經濟建設、政治建設、社會建設“四位一體”協調發展,是實現科學發展的必然要求,關系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的實現,關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關系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海南要有緊迫感。”張松林說。中央作出加快推進文化體制改革和發展的戰略部署后,各省區市快速反應,形成新一輪文化改革發展的熱潮。比如,廣東今年7月制定了《建設文化強省規劃綱要(2011-2020年)》,提出“文化建設要適度超前發展”的目標要求和文化強省的十項工程。
文化建設是國際旅游島建設的基礎和核心
大環境如此,海南本省同樣有這種迫切需要。
文化是旅游的靈魂,旅游要與文化高度融合才能促進旅游轉型升級。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后,對文化改革發展和文化產業發展的需求越來越緊迫。國際旅游島建設的總體要求、定位等幾乎都與文化改革發展緊密相連。
張松林說,《國務院關于推進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國際旅游島建設的總體要求是把海南建設成生態環境優美、文化魅力獨特、社會文明祥和的開放之島、綠色之島、文明之島、和諧之島。其中生態環境、文化魅力、社會文明、開放、綠色、和諧等核心詞匯都與文化相關。
然而我省文化改革發展卻相對滯后。文化事業上,基礎文化設施欠賬多,文化產業上,規模總量小;文化企業和文化項目、品牌少;國有文化單位資源分散,形不成合力;整體競爭力弱。
我省公共文化服務供給不足與人民群眾基本文化需求之間的矛盾依然突出,這與中央的要求和國際旅游島建設的需要存在較大差距。為了把這塊短板補上,《決定》用了七個“迫切”來闡述其重要性和緊迫感。
“雖是短板,但海南具備加快文化改革發展的有利條件。”張松林說。
豐富獨特的文化資源,是海南加快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的源泉;得天獨厚的自然和人居環境,容易吸引海內外資金、技術、人才來投資文化建設;國際旅游島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后,更加靈活的體制機制和更加開放的文化政策,有利于海南吸納各國優秀文化成果。
令人欣喜的是,海南已經有了加快推進文化改革發展的緊迫感和信心。省委、省政府出臺的《決定》就是這種緊迫感和信心的充分體現。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