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山大地震》在觀眾中引發的關于“城市與電影”熱議還沒有褪去,古都西安又以一座IMAX影院和一部IMAX3D電影《大明宮傳奇》的誕生為城市定制電影模式開創一條新路。
10月1日起在西安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公映的中國首部IMAX3D電影《大明宮傳奇》,以每分鐘200萬元的大手筆制作投資令人矚目。值得一提的是,西安對電影的投資不是一次性實驗,而是一個系統的長遠規劃。從2007年的紀錄片《大明宮》,到今年的IMAX3D電影《大明宮傳奇》,再到明年即將與好萊塢合作拍攝的史詩電影《武則天》,這幾部不同類型的電影促進了中國電影類型片的發展,也為今后的城市定制電影提供了思考。
越來越多的城市爭相和電影“聯姻”
投入巨資之前,西安人早就算好了一筆賬。《大明宮傳奇》總監制、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建設總指揮周冰曾對《大明宮傳奇》的票房做出預估,“如果大明宮IMAX影院按照50%的上座率計算,那么每年至少有1100萬元的票房,我們計劃將該片放映10年。”
自《阿凡達》上映后,全國14個IMAX廳創造了7000萬元的票房,其中上海和平影都IMAX廳單日票房最高為19萬元,天津中影國際影城IMAX廳單日突破15萬元。今年“十一”期間,《大明宮傳奇》IMAX單廳單日票房高達21.6萬元,7天創下150萬元票房。“十一”期間,大明宮每天有20萬游客,而IMAX廳每天最多能滿足3600人觀看,于是政府迅速將另一個巨幕廳也改放《大明宮傳奇》。國慶節7天,兩個廳的票房總和為231萬元,已完成周冰每年1100萬元的預估票房收入的五分之一。從這個數據看,實際收益會超出預期。
豐厚的票房回報不是電影帶給西安的唯一收益。在業界看來,電影是一個“雷聲(影響力)大、雨點(票房)小”的行業,但其商業收益不僅體現在“雨點”上,更體現在“雷聲”上。對于西安來說,影片的“雷聲”就是為西安聚攏了人氣,增強了原本就是旅游大戶的西安的美譽度,也直接促進了城市的旅游繁榮。
1960年,電影《劉三姐》無意中給一個城市做了個大“廣告”,讓觀眾牢牢記住了有秀美山水和動人山歌的廣西桂林,有異曲同工之效的還有電影《阿詩瑪》、《五朵金花》,以及《廬山戀》。1986年,由謝晉執導的電影《芙蓉鎮》,曾讓湘西小村王村一夜之間成為旅游勝地及湘西民俗文化的代言人。此后,張藝謀的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掛》把山西喬家大院變成了聞名全國的旅游景點,每年接待游客上百萬人次;馮小剛的《非誠勿擾》更是讓杭州西溪濕地轉瞬蜚聲天下,成為堪與西湖比肩的城市名片……
“可以說,影視劇作對游客的旅行決策起著一定程度的引導作用。”四川師范大學旅游管理學院副院長王川如是說。2001年,《指環王》在全球熱映,意想不到的變化是,在影片的拍攝地新西蘭,游客的數量連年出現攀升。有調查顯示,每10個外國游客中就有1人聲稱,是《指環王》把自己吸引到了新西蘭。
有相同感受的還有蜀南竹海景區管理局副局長覃鴻杰,他坦言,正是“《十面埋伏》外景地”這一頭銜,每年至少為景區帶來10%的游客增長。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正是電影造就了一個個火熱的旅游目的地,這也是為什么 越來越多的城市爭相和電影“聯姻”。前不久,“攜程旅行網”進行了一份覆蓋2500名游客樣本的調查,結果顯示,有超過4成的游客表示,會因為喜歡一部影視作品,而專程去其拍攝外景地旅游。
政府從贊助商到投資商
地方政府參與電影的投資,最先嘗到甜頭的是云南麗江。當年,麗江市政府與張藝謀合作《千里走單騎》,并負擔該片首映的全部費用,其效應是向全國展示了麗江的風土人情。此后,杭州市政府與馮小剛合作的影片《非誠勿擾》,不光讓杭州的幾個景點出了名,還直接拉動了地方經濟,影片中提及的“西溪濕地”樓盤房價一路飆升。陳凱歌的新片《趙氏孤兒》與山西陽泉市政府合作,在影片的影響下,當地藏山風景區將建一座電影院,命名為“趙氏孤兒影宮”,此外,當地還將打造“趙氏孤兒藏山忠義文化旅游年”。而張藝謀的《金陵十三釵》剛一立項,杭州、南京和重慶政府就已聞風而動,希望能夠與其合作。
《唐山大地震》則被看做是迄今給政府帶來回報最豐厚的電影,這是在廣電總局的牽線搭橋下,政府資本和電影效應達成的一次完美聯姻。
除了票房收入的進賬外,讓《唐山大地震》最大的“股東”唐山市政府更高興的是,唐山的新名片已經發向了全世界。還在《唐山大地震》熱映之時,到唐山的游客就比過去增加了幾倍。一項網絡調查顯示,外界對唐山的關注度有了較大的提升。除了國內,《華爾街日報》、《時代周刊》等外媒也紛紛刊發文章,在熱議影片的同時稱贊唐山是“浴火重生的城市”。而此前,盡管早在2008年末,唐山市就已步入了GDP3000億俱樂部,經濟水平在全國同等城市里可以排到20名以內,但是在世人眼里,它仍然是一個“傻大黑粗”的內陸資源型經濟城市。
國家廣電總局電影局副局長張宏森說:“《唐山大地震》是中國現實主義電影走向現代化過程的一個標志性成果,其意義已經大于影片本身,給中國電影帶來普遍啟示。”
《唐山大地震》的成功運作,也代表政府植入電影從單一投資介入變成多元結合。影片投資1.2億,唐山市占了50%,這50%并不是純粹的政府投資,而是采取政府主導,通過唐山廣電傳媒有限公司籌措資金作為投資主體,進而形成城市資本的形式與其他投資方進行合作。與城市資本這一形式相呼應的是,唐山方面借著《唐山大地震》公映,展開頗為搶眼的城市推介。業界認為這部電影有一個重要意義,在于政府投資電影定位的轉換,政府由以前的電影贊助商變成投資商。
清華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副院長尹鴻教授認為,城市定制電影會成為城市重要營銷的手段之一,比如四川欲聯合夢工廠,推出《功夫熊貓2》,湖南湘西鳳凰則推出了古裝片《鳳凰大俠》。在尹鴻看來,現在城市政府營銷自己的手段很貧乏,通常就是推出吉尼斯世界紀錄,搞各種文化節,爭奪名人資源。現在很多城市注意到,電影是一個重要媒介,覆蓋人群相對高端,基本在二三線以上城市,觀看主體的學歷都在大中專以上。
有業內人士分析說,從無心插柳到有意介入,從單線合作到多元開發,電影與城市的結合經歷了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這個過程也間接推動了中國電影產業的良性循環,促使國產影片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有效統一。
對電影與地方政府的合作,制片人張偉平說這是件雙贏的事,“我們在《千里走單騎》里展現了麗江的長桌宴,現在還是他們吸引旅游者的一個項目呢。這種合作會越來越深入,也是中國電影走向健康發展的關鍵之一”。
政府與電影“熱戀”也要遵循藝術規律
眼下,《西風烈》、《新少林寺》等電影的投資方名單上紛紛出現了地方政府的影子。然而,面對電影與地方政府的這場“熱戀”,也有業內人士表示出自己的擔憂。在他們看來,影視劇制作固然需要遵循經濟規律,但影視劇創作畢竟不同于純粹的商業,作為一種藝術形式,影視劇制作的商業模式也應有其自身的規律,制作團隊的水準,選題的藝術性,依然是評判影視作品投資價值的最重要標準。
在業界看來,地方政府與電影合作最大的隱憂是電影質量受到影響。有報道稱,杭州市政府要求馮小剛在《非誠勿擾》中,杭州市景區的地點不少于3個,介紹景點的鏡頭不能少于30分鐘。另外,由于三亞市政府也參與了部分投資,也要求馮小剛必須在片中提到三亞,于是這個發生在北京和杭州兩地的故事中,就出現了在海航工作的女主角,目的就是為了介紹三亞。
據了解,在國內,中國移動、東風日產等企業都曾推出過定制電影,但企業多是以深層植入的角色出現,而非純粹的投資方。這使得導演、制片方太過于滿足企業的要求,而忽略了市場,最終導致發行受阻。
如何用電影鋪平城市的經濟之路,將影視這把“雙刃劍”利用得恰到好處?這正是一些地方政府和電影人要解決的首要問題。
其實,用電影宣傳城市這種有目的的介入,在國外屢見不鮮,從《西雅圖不眠夜》到《澳大利亞》再到《午夜巴塞羅那》,這些聲名顯赫的影片其實都來源于城市的宣傳計劃。
近年來,中國電影以每年30%~50%的勢頭增長,截至目前,今年全國的電影票房已經突破80億元,中國電影受到了來自行業內外的空前關注。其中,地方政府與電影的聯姻也成為新的電影現象被業內多次提及,在中國電影產業發展的道路上,該現象為電影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新的生機和動力。
“大城市要以文化論輸贏。”西安市副市長段先念認為,電影的繁榮對國家的經濟文化事業具有很強的拉動作用,現在全國上下很多城市都想用電影打造屬于自己的城市名片,需注意的是,要因地制宜地制定好長遠發展規劃。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