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開發中的海棠灣東段,海棠灣的前景令人期待。本報記者蘇建強攝
“三年打基礎,五年樹形象,十年成規模。”十年后的海棠灣會是什么樣子?
乘借國際旅游島建設的東風,融合了區位優勢、資源條件,以及政策優惠的“國家海岸”,海棠灣應該在科學發展、和諧社會、生態低碳、服務標準、文化交流等方面起到全島的示范帶頭作用。
按照規劃,十年后,海棠灣已經擁有了海洋大學、國際會展中心、解放軍總醫院海南分院、高檔濱海度假酒店群、風情小鎮、高檔商業區等項目,是一個集商業、科研、教育、醫療、休閑、度假、娛樂等服務功能為一體的高檔區域。
于是,今天的建設者們展望出他們心中未來海棠灣的模樣——生態、低碳、夢幻,同時蘊含濃郁的地方文化氣息。
低碳海岸
生態、低碳一直是三亞乃至海南在環保方面追求的目標。海棠灣目前的行動是,通過國際先進的“碳排放模擬技術”對國家海岸碳排放進行評估。
據了解,由于人類活動是碳排放的主要成因,即碳源;而植物的光合作用又是碳消減的主要辦法,稱碳匯。在碳排放校核中,道路屬于高強度碳排,建筑為中低強度碳排,只有綠地是中低強度碳減。居住海棠灣提倡步行、自行車加公交的綠色交通方式,控制開發建設的容積率,推廣綠色節能建筑,通過綠色開敞空間增加碳匯。
具體落實的位置要求低能耗圍護、輻射頂板散熱、自然采光、自然通風、太陽能光伏板、樓宇智能控制、室內空氣微循環系統以及屋頂綠化。
此外,海棠灣還提出生態可持續的城市市政進入建設標準,如采用可持續城市排水系統,將排水的重點放在對雨洪水的調節、保存和地下水回灌等方面,強調對自然水環境和生態系統的保護,通過源頭控制減少徑流量,并通過建造自然處理系統對水體進行凈化。
據了解,海棠灣目前明確了幾個“生態低碳”的示范區,包括濕地公園、指狀濕地低碳半島、龍江塘生態環、濕地島。正在落實生態低碳的代表性項目有國旅免稅城,正在落實生態代表性項目有華宇濕地公園。
夢幻不夜
夢幻是什么?基本解釋為夢中的幻境。海棠灣的夢幻則指的是帶給游客的感官效果是美麗、奇異,如夢亦如幻。
海棠灣擬在落實夢幻主題方面的項目有海昌集團的夢幻娛樂不夜城(夢幻表演、夢幻漂流、夢幻舞臺),南中國海夢幻影視不夜城(4D動感電影、互動黑暗騎乘、夢幻小鎮),國旅國際免稅城中的夢幻梯臺,濕地公園中的夢幻碼頭,以及待開發的鐵爐港夢幻水幕區(夢幻海上花開、水幕電影)、“大海之門”、“海浪之韻”、“心海之夢”等等。
白天的三亞藍天碧海,但到了夜間優勢無法體現,于是形成落差。為了深度彌補到三亞夜間玩什么的不足,海棠灣建設者們正在夜間活動上積極探索。
“三亞長年無冬,日間炎熱,夜間涼爽。在游客娛樂消費方面,適宜且應該注重夜間旅游項目上的打造。”三亞市委常委、海棠灣工(鎮)委書記岳進設想:“如果天氣太熱,游客到訪海棠灣后的生物鐘可以顛倒一下,白天睡覺,晚上出來活動,欣賞表演,參與節目。”
如此一來,除了各類精彩的演出“不夜”,公共開放設施“不夜”,還要有燈光的配合,徹夜長明。因此,海棠灣需要建設一批夜泛光照射、廣告燈彩、廣場照明、綠地及建筑燈飾、道路交通燈具,巨型電視屏幕和電子翻牌廣告。有中心,有主軸,各類光色五彩斑斕,營造出海棠灣夜間的歡樂海洋。
文化氣息
據介紹,未來海棠灣的文化氣息將體現在開發主題、線路主題、文化主題、旅游主題的融合中。
目前有三條旅游與文化為切入點的主線:國家海岸,夢幻海洋;海上絲路,輝煌歷史;本土主線,多元文化。
根據規劃和設計,海棠灣將在濱海大道賦予中國印記,如紋樣磚、印記銅丁、名人坊、大事記。將國家海岸設計到相關的旅游產品中,如國家海岸專屬商標、國家海岸瓷器、國家海岸明信片、國家海岸手牌、國家海岸車票、國家海岸紀念磚等等。
海上絲綢之路的設計上,有一條鄭和主題游線路沿海棠灣水系一路向南,并建12個風情碼頭:霍爾木茲港(紅海風情)、阿丹港(阿拉伯風情)、阿巴斯港(波斯風情)、真臘港(南亞熱帶風情)、占城港(印度風情)、天方港(童話夢幻)、加異勒港(西洋風情)、爪哇港(自然風情)、沙里灣尼(極度夢幻)、不剌哇港(東非風情)、勃泥港(文萊風情)、阿魯港(古堡風情)、古里港(古堡風情),再現大明輝煌歷史。
在三個潛水“發現之旅”區域,可有發現水下沉船、發現水下珊瑚、發現水下瓷器的探寶體驗。
再往二線行,海棠大道上將串起本土風情小鎮、黎族半山半島廣場、海棠灣文化微縮景觀公園、高爾夫文化中心、溫泉歷史中心、奧林匹克紀念中心等多元文化。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城市規劃所有關負責人介紹,未來海棠灣文化氣息將體現在旅游文化軟實力模式的總結上:線路主題串接旅游主題,依托線路主題提升地區主題,地區主題縱穿整個細節,形成國際多元文化的粘連效應。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