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襲潔白婚紗,一串氣球迎風飛舞,一位嬌美新娘,不過更吸引眼球的還是她的“座駕”——不是豪華汽車而是自行車,身后是100多米長統一著裝的自行車迎親隊伍……11月13日下午4時,從海口市解放西路至明珠廣場,一對因自行車結緣的“80后”新人,演繹了一場有紀念意義的低碳婚禮,引得路人一片歡呼。
60多輛自行車為新人婚禮“保駕護航”
13日下午3時許,在海口解放西路新郎楊威的家中,早早的擺上了一盤盤喜糖,門口垂掛的鞭炮“蓄勢待發”,等候著美麗新娘的到來。楊威的父母和年邁的爺爺在家中翹首期盼著。屋內,一輛裝點一新的自行車“頭戴”大紅喜字,“身著”五彩鮮花氣球,這既是迎接新娘的“座駕”,更是讓新郎新娘幸福牽手的“紅娘”,因為兩人正是因自行車騎行的共同愛好結緣,最后幸福地走進婚姻殿堂。
下午4時,隨著一陣熱烈的歡呼聲,只見一群服裝統一,裝點著各色氣球的自行車隊伴隨新娘婚車而來,頓時小小的海口西門沸騰起來。“準備出發!”新郎楊威將身披婚紗的新娘小心翼翼地扶上自行車后座,60多輛自行車組成的獨特迎親車隊簇擁著“啟動”,前往準備婚宴的酒店,喜氣洋洋的氣息很快感染了整條街道。 “好浪漫好特別的婚禮!”一路上,自行車車友們不斷制造喜慶氣氛,迎親隊伍所經之處引得路人紛紛觀看,贊嘆不已。新郎新娘面帶喜色,不停地向路人點頭微笑打著招呼,收獲路人陣陣掌聲和聲聲祝福。
兩人是車友 新郎新娘情定香格里拉
30分鐘后,這支特別的迎親隊到達海口海秀東路一家酒店,這時,除了新郎的自行車被等候在此的親人們簇擁下進入酒店,身后的這支100多米長的車隊則選擇合影留念后,集體玩起了“消失”。“我們是來捧場送祝福的,可不能給新人添負擔。”隊友們的體貼與理解讓新郎新娘著實感動。
說起兩人的相識過程,樂呵呵的新郎說:“我先喜歡上她的,她還不知道呢。”引得新娘曉華一陣嬌笑。兩人都自行車愛好者,第一次見面是在2006年的春節,“在車隊組織的一次騎行中,我們成功戀愛了。”最終讓兩人的心貼在一起的卻是2007年的自行車驢友滇藏之行。 2007年,新郎新娘一起參加海口開拓者自行車隊的滇藏之行,新郎楊威在途中生病了,由于車隊不可能為一個人而停止向前,楊威不得已獨自留在了云南香格里拉養病。新娘曉華是云南昆明人,當時作為東道主的她抱著關心隊友的心態,經常發短信關心著楊威的病情,在一來一往的短信中,新娘曉華就這樣走進了楊威的心。由于兩人同屬一個自行車隊,在一次次的自行車隊之旅中,兩人越走越近……
“低碳”婚禮 為紀念也是時尚
2008年,楊威和曉華正式確立戀愛關系,此時的曉華在昆明有著一份不錯的工作,為了愛情,她主動辭職,義無反顧來到了海南,來到楊威的身邊。“工作可以再找,可是遇上對的人卻只有一次。”2009年,曉華在海南工作的公司總部移往廣州,毫無猶豫,曉華再一次選擇放棄工作,“我喜歡這里的人和這里的自行車隊。”
感動之余,新郎楊威心中篤定,一定要送給愛人一場特別又有紀念意義的婚禮。楊威說,自己與新娘因自行車結緣,所以決定辦一場自行車婚禮。沒有拱門,沒有蛋糕,也沒有香檳塔,卻有60多位車友用自行車組成的“幸福長廊”緊隨其后。整個迎親過程,沒有租用任何一輛豪華汽車,花銷低且環保。
“盡管迎親車隊沒有轎車的豪華,但卻低碳時尚,又有紀念價值。”新娘曉華笑靨如花。 編后:近年來,隨著低碳環保理念逐漸深入人心,自行車婚禮等既保護環境、節約成本,又十分有紀念意義的婚禮形式漸漸成為一種都市時尚。自行車婚禮,擯棄了豪華轎車隊伍的奢華,減少了環境污染,也節省了開支,更平添幾分別致、浪漫與時尚,又不失壯觀、熱鬧和排場。保護好我們的青山綠水,實現低碳環保和節能減排,讓我們從自身做起,從現在做起。(李曉梅 楊雋瑩 )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