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極具神秘色彩的五指山
五指山
都說去海南一定要去看五指山,就像去北京如果不到長城走一遭就跟沒來過一樣。因此游五指山,我帶著一顆平常心而來,靜下心來細細品味一番后,不經意間反而能體驗到許多令人驚喜的景色。
其實五指山早就裝在心里。它或許并不是來源于早已不為少男少女們所能接受的“我愛五指山”的歌聲,或許也不是來源于再難以打動于愛情的堡壘中苦苦掙扎的現代人的傳說,然而,它一定是在什么時候、就在我們心底悄然留下了這個不能抹去的印記。
盡管在大多數海南人的印象里,五指山最多也只是一個熟悉的名字、仿佛近在咫尺卻又總感遙遠而神秘的地方。我們通常關于它的驕傲也僅能在茅陽的短暫停留中匆匆一眺,并借此以聊解油來以久的“到此一游”的欲望。而一次又一次的遠眺之后,可望不可及的如黛五峰總會一次又一次輕易地撥動我們的心弦——提醒著它在我們的心底所深藏的夢想還依然只是個未圓的夢。
五指山留給我的印象是:不僅自然風光優美,而且極具神秘色彩。五指山大峽谷漂流是五指山最具特色的旅游項目。它水中有盆景、岸邊有森林,既有驚險刺激的急流險灘,又有舒緩悠靜的平緩水區,是全國唯一可四季漂流的峽谷漂流點,國家旅游局專家考察后認為這里是國內漂流探險品味最高的地方,堪稱中國第一漂。
推薦線路:海南五指山棧道一日游 海南五指山漂流
[page]
萬泉河水:記憶中,不曾遠去的娘子軍
萬泉河
“萬泉河水,清又清,我編斗笠送紅軍……”一個被寫進歌曲的地方,肯定是一個美麗的地方。比如,海南的萬泉河,除了電影《紅色娘子軍》插曲《萬泉河水清又清》,還有響遍大江南北的李雙江男高音《我愛五指山,我愛萬泉河》。在海南,我們游玩的第一個景點就是萬泉河漂游。
這天上午,我們來到萬泉河邊,看到對岸巨大的書法體“萬泉河”三個字,倍感親切。這里游人如織,河面上載著游人的竹筏一個接著一個。人們穿著紅色的救生衣,坐在游筏上,或欣賞岸邊的美景,或用“水槍”彼此噴射打水仗,藍藍的河水,白白的水霧,紅色的人流,構成一幅人與自然的美麗畫卷。
萬泉河是海南島第三大河,是海南人民的母親河。萬泉河發源于五指山,全長163公里,流域面積3693平方公里。沿河兩岸典型的熱帶雨林景觀和巧奪天工的地貌,令人嘆為觀止。萬泉河是中國未受污染、生態環境優美的熱帶河流,被譽為中國的“亞馬遜河”。
據資料介紹,萬泉河原叫多水河。元朝中葉(公元1325年),因宮廷權變,武宗皇帝的第二個太子圖帖睦爾被流放到海南定邑多水河畔。太子遭貶,不少人敬而遠之。當地紳士王官卻帶著太子游覽于多水河的山水之間,竟使太子忘卻了流放天涯的煩惱和憂愁,直呼“此乃吾之第二故鄉也”。王官還時刻牽掛著太子的終身大事,讓當地一個名叫梅娘的姑娘和他結婚。太子流放三年后,樞密院事燕鐵木依靠武力贏得擁立太子為帝的勝利。在太子攜梅娘從多水河畔渡口乘船橫渡瓊州海峽的時刻,王官和多水河兩岸人民熱情歡送。由于尚未登基,兩岸人民只能握拳直呼:“太子萬全,一路萬全。” 文宗皇帝圖帖睦爾登基三年后(1330年),不忘王官的救主之恩,下詔天下,將海南定邑縣升格為南建州,封王官為知州,將這條伴隨他度過三年流放歲月的多水河改名為萬泉河。
萬泉河被一座大型水壩攔腰截斷,上游數十里狹窄河道變成了一個大湖。上游兩岸,山巒起伏,峰連壁立,喬木參天,奇偉險峻。整個上游域區,猶如一幅水繞山轉、波拍山尖、碧波萬頃的山水畫長軸。同時,岸邊莽莽蒼蒼的熱帶天然森林保護區,瓊僑何麟書先生1906年在原樂會縣崇文鄉合灣創辦的“瓊安橡膠園”和瓊崖龍江革命舊址、石虎山摩崖石刻等,構成了蔚為壯觀的自然歷史人文景觀,同樣令人嘆為觀止。
推薦線路:瓊海萬泉河漂流探險
[page]
古老神奇的千年古鹽田
千年古鹽田
在海南西線有一處尚未開發的獨特景觀—洋浦古鹽田,洋浦古鹽田已有千年歷史,古老的鹽田至今仍有鹽工曬鹽的場景。
洋浦千年古鹽田位于海南省西北部的儋州洋浦半島西南部鹽田村,瀕臨新英灣。現今保存了700多畝的千年古鹽田,7300多個石槽,曬鹽泥地、鹽泥池、鹽鹵水池各約八九十個,蓄海水池約六七十個。洋浦古鹽田也是我國目前保存比較完好的古鹽場,其所沿用至今的古老傳統制鹽工藝是中華民族民間傳統制鹽手工業發展的歷史見證。
從洋浦經濟開發區海關大樓坐車,5分鐘左右就能來到瀕臨新英灣的千年古鹽田。與當前開發建設熱火朝天的洋浦相比,古鹽田和鹽田村顯得非常寂靜。歷經千年風雨和海浪沖刷的硯狀石槽、石池都安詳地躺在鹽田中。無需訴說,流傳千百年的鹽田和曬鹽技藝,其本身就是歷史的“活化石”,被人們稱為洋浦最早的“工業”,至今仍在演繹著她的古老和神奇。
相傳,在1200多年前,一群譚姓鹽工從福建莆田渡海南下,來到今洋浦鹽田村的西邊偏北處居住后,不久重操舊業,煮鹽為生。后來,鹽工偶然發現在海邊的石頭上有凹積的海水被烈日曬干后結晶成白鹽花......
如今在鹽田村從事曬鹽的已不足30戶人家,傳統的曬鹽工藝已面臨后繼無人的境況,為此洋浦千年古鹽田已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單。
[page]
火山口公園:地球最美的傷疤
火山口
在1萬年前,海口火山爆發,堆積的熔巖經過自然的風化,呈現出多樣奇特景觀,形成世界罕見的第四紀火山群,火山錐有40多座,熔巖隧道30多條。??诨鹕饺哼z跡形態各異,猶如鑲嵌在瓊州大地的一串串珍珠。漫步其中,山林秀麗,熔巖奇峻,洞穴幽深,風韻獨特。特別以火山嶺、熔巖、溶洞、園林動植物、古村落、舊石器等景觀地貌著稱,集“奇、幽、秀”為一體,是我國熱帶城市火山文化的博覽園。
公園自然景觀奇特,動植物資源豐富,目前園區被發現的植物有1200多種,動物30多種,有許多是瀕臨滅絕的珍稀動植物,是野生動物繁衍生息的生命樂園。地上有火山泉形成的山塘、湖泊,地下蘊藏有保健養生功能的優質礦泉水、地熱溫泉。
推薦線路:??谝蝗沼蜛線(文化之旅)
[page]
崖城:一坑一包都有著鮮活的故事
從古城門樓到崖城老街,還得走一段石板路。
走在高低不平的石板路上,腳下,彷佛每一坑一包都有著鮮活的故事。于是,放慢腳步,生怕這坑包被自己不經意弄壞了而惹怒了先人。前行到馬路的盡頭左轉,平整的水泥路面,崖城老街到了。
崖城老街,雖然已經改成水泥路面了,但走在街上,還是能感受那種十足的古韻。老街,很靜,沒有都市街道的那種喧囂,尤其是街道兩旁那依然保留著的老式的騎樓,看上去都是久經風雨,記錄著歲月的滄桑。偶爾,會聽到“咯吱”的一聲開門聲,回頭一看,一定是一位本地裝扮的老阿婆或老阿公在微笑地打量著來客。若這時走上前去打聲招呼,攀談起來,老人便會熱情的講述老街上久遠的往事.
斑駁的騎樓、慈祥的阿婆阿公,就成了老街的一道極有歷史韻味的風景。
漫步老街,一股芝麻的香味隨風飄來,尋著香味來到一個古老的店鋪前,因店內的地面低于路面,從外到屋內還有兩個臺階,在臺階上擺有一長木桌,桌上放有香油,屋內地中央有一口石磨,一個女人推動著長木桿的的石磨,一股芝麻醬順磨道流入大鍋內。濃濃的芝麻香味,隨風飄蕩傳出很遠。
走在老街上,也有不養眼的地方,那就是古宅挨著新房,顯得極不協調。
午后的太陽斜斜地灑下陽光,崖城老街顯得悠靜,古樸,當然,你要是有雙慧眼,或會聆聽的耳朵,那么,便會在這條暖洋洋的老街上,看到一段段塵封的歷史,聽到一個個傳奇的故事……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谑薪鸨P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