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安,取境地安定、黎庶安康之意。一提到定安,就會想到碧波萬頃的南麗湖和清流激蕩的南渡江,人間仙境文筆峰……水美山美,而又充滿靈性。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定安又是一個養生文化氣息濃厚的地方,它始建于公元1292年,曾設州建制,迄今已有700多年歷史。
白玉蟾、張岳崧、王弘誨、王映斗,還有定安娘子,一個又一個美麗傳說在民間流傳……文人騷客們賦予了這座歷史古城靈動的生命血脈和文化精魂,溢透著無比厚重的歲月沉香,飄逸著清新自然、凈月神定的氣息。
定安,正因為沉淀著這樣厚重的養生文化,蓄積著氣宇神合的養生之道,總是讓人想到這里,躲開城市的凡塵,享受純凈的自然;總是讓人喜歡這里,離開世間的喧囂,普修靈境的清神。
隨著物質追求和物質享受演繹到極致的今天,都市高樓林立,霓虹燈徹夜通明,使得人們身體健康每況愈下。由環境養生衍生而來的“居所養生”,成為都市居民的新式養生方式。
定安,這里不僅有如畫的風景,傳奇的故事,更是擁有文筆峰道家養生文化,它汲取中國傳統文化之精華,始終貫穿著一種精神,那就是“天人合一”。
如今的定安,山水環繞、綠樹成蔭、鳥語花香的居住環境,擁有得天獨厚自然生態環境的住區也成為人們向往的養生之所,更是都市里的人們閑暇時刻想要去的地方。
一片養身靜心之地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在定安境內,這座海拔僅僅百米的小小山峰,真的應驗了這句老話。
這座山,叫文筆峰。
“健康海南島、養生文筆峰”已成為馳名海內外的著名旅游品牌。“養生、貴生、樂生”的文化內涵,成為文筆峰得天獨厚的道教養生文化資源。
海南文筆峰道教文化旅游區是集宗教朝圣、旅游觀光、休閑娛樂、美食養生、文化研究為一體的大型道教文化主題景區。
中國最大的道家建筑群文筆峰道家文化苑占地面積近千畝,以南宋建筑風格為基調,結合中國傳統建筑學與風水學原理環沿文筆峰而建的玉蟾宮建筑群是目前世界上規模最大、結構最完整的道教仿古建筑群,殿宇美倫美奐、雕刻精妙絕倫,近20座亭堂閣樓錯落有致地分布于山體周圍,氣勢恢宏、壯觀古樸、氣韻萬千。
據說,這里還有很多個第一。
天下第一觀,說的是山上玉蟾宮道場的建筑群是目前世界上規模最大、系統最完整的道教復古建筑群,是當代建筑史上的藝術奇葩。這里也是道教南宗宗壇所在地,南五祖白玉蟾羽化升仙之地,有著近千年的歷史遺韻。
南宗丹道第一階梯,說的是道教南宗的地位與修持。
道教宗師第一文筆,說的是才華橫溢的南五祖白玉蟾,詩、書、畫為一絕,有“海南歷史第一名人”的美稱。現存詩篇千余首,其注釋本《道德寶章》是千余本《道德經》中唯一一本被收錄于《四庫全書》中的經典之作。
滄海桑田第一見證,說的是文筆峰的山體構造與形成歷史,據說比喜馬拉雅山還早一萬年以上。
如今,站在峰下,遠眺峰頂,千云競秀,煙云迷離,疑似“鳥向日邊度,人從天上回”的人間仙境。
文筆峰與南麗湖山水相依、形意相生,自古被視為“龍首龜背”的風水寶地,唐朝時被欽點為皇家禁苑,改名李家嶺,相傳道教南宗五祖白玉蟾在此羽化成仙。
明朝中葉,儒將陳英將其改名為文筆峰,意為開啟一方文思,振興一方文脈。
從此,定安出現亙古未有的“瑞兆題名欣疊疊,人才蔚起紹前徽”的輝煌景象,文筆峰下的荒煙古道、阡陌小徑相繼走出王弘誨、張岳崧、張鐘彥、王映斗等一批盛名綽綽的才子,貢生、舉人、進士竟多達數百人,盛譽瓊州。
張至順是中國道教全真龍門正宗第二十一代傳人,在這里用提高了道教的水準,形成一種道家自然主義的生活態度,發揮了凈化心靈、調節心理的巨大養生功能,道家養生文化與文筆峰相融合,令人神清心凈,養生效果倍增。
文筆峰不僅擁有空靈的神韻和綺麗的傳說,它的十大自然景觀老虎口、升仙崖、娘子房、仙人腳印、禮斗臺等,也讓人嘖嘖稱奇。
文化名城“滋補”養生文化,健康筑城迎接養生時代來臨。
悠久的歷史,豐厚的文化,多彩的生活,汲取優秀文化積淀、吐納仙山圣水清氣的定安,用文化燴就一道精美的“養生大餐”。
一座頤養天年之城
一個縣城,一種文化,一類理念。
在定安文筆峰景區的養生堂,這里的齋菜乃是美食中的精品。中國人歷來提倡吃素食的飲食習慣,便是導源于“淡”以養生的道家思想,以為吃素能修心靜性,可以達到清高潔凈的理想境界,可以頤養天年。
而在養生堂,真是能感覺養生文化的真諦。在養生堂中,目前已經研發出來的菜品已達200多種,每道菜都有自己獨特的名字,比如“椰風海韻”、“一帆風順”、“海誓山盟”、“踏雪尋梅”等,一個個名字都能從菜中尋找到它既有的養生文化涵義。
在文筆峰景區,道家養生功更是讓人流連忘返,躍躍欲試,不少人慕名前去觀摩、練習。“養生功加上養生美食,不僅有益于調節健康的心理和情緒,還有益于人的生理機能,有延年益壽之效。”海南文筆峰盤古文化旅游區行政總廚李明全說。
深厚的文化積淀,秀美的自然風光,一流的生態環境,為定安的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生活條件和巨大的發展空間。
定安有山、有水,更有養生文化。自古以來,定安物阜豐饒,地杰人靈。自古以來,定安人民就有重視養生的文化傳承。
早在新石器時期,這里就有了人類早期的生活遺跡。
公元1321年,元朝王子圖貼睦爾萬里投荒被貶到海南。這位落難王子巧遇出身定安名門不幸淪為侍女的青梅姑娘,不禁一見鐘情,寫下了“溟南地辟無佳果,問著青梅價亦高”的纏綿詩句。
當時的南雷峒主王官見此,馬上甘當月老,出五百金聘禮,玉成了此事。三年后,圖貼睦爾回京登基成了文宗皇帝,將定安升格為南建州,管轄著大半個海南,東連會同、樂會、文昌,西接澄邁,南至五指山,北抵瓊山。賜王官領銜世襲州府,封青梅為貴妃娘娘,留下了一段皇帝迷戀定安、眷顧定安、思念定安的動人佳話。
從此,“定安娘”的稱謂也由于人們對美麗賢慧的定安姑娘的愛慕與向往,一直沿襲至今。
這里是定安縣皇坡村鴛鴦塘邊的愛情樹石碑和“親密纏繞的”愛情大榕樹。
據說就是當年圖帖睦爾與美麗的青梅分別時,共同種下的小葉榕和大葉榕。
如今昔人已去,而見證了幾百年前神話般愛情故事的古榕樹早已冠蓋如云。但留下來的卻是這里生生不息的養生文化。
文化怡情,修心養性。豐厚的文化底蘊,形式多樣的文化形式,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讓定安群眾“閑有所樂”,既鍛煉了身體,又愉悅了心情。
如今,在榕樹下,長壽老人或三五成群聊天喝茶,或兩兩對弈下棋,或一人樹下搖椅靜修。
這座建筑于明成化年間的定安古城,雄壯巍峨的氣勢、養生文化的底蘊至今依稀可見、可感。
定安自然環境優美,青山綠水,森林覆蓋率47%,是國家森林覆蓋率目標的2.3倍,空氣清新,加上熱帶季風性氣候終年無霜雪,四季如春,氣候宜人,全年平均氣溫22℃-26℃,空氣環境質量常年保持國家一級以上水平,常年氣溫變化不大,人體較易適應。
因為良好的生態,道家文化的熏陶,神定安康的人文傳統,塑造了“長壽之鄉”的美名。
2009年南山健康長壽文化節評比中,定安雷鳴鎮108歲的孫玉梅居海南十佳健康長壽老人之首。定安因此被國內外環保專家、學者譽為“未受污染的長壽之鄉”,海南唯一榮獲“中國最美的小城”稱號的城市。
豁達樂觀、鄰里和睦、兒孫孝順,底蘊深厚的定安文化浸潤形成的良好心態,成為定安百姓的“養生真經”。
正是這仙山靈水的哺育,養生文化的修性,順乎“天人合一”的自然規律,達到“性命雙修”的境界,造就了定安人的淡定神安,心神寧謐,順應自然,豁達開朗。“唯此,長壽則不難矣。”
如今的定安,以打造文化定安為出發點,已集休閑、娛樂、觀光為一體,通過整合養生資源,培育養生產業,弘揚養生文化,形成了古色文化、紅色文化、綠色文化三大功能區,文化景點已成旅游品牌,群眾文化活動不斷增多,文化產業發展逐漸興盛,一座名副其實的“養生名城”強勢崛起。
養生之處更養心。
宜居福地定安,一個養生天堂。到了定安,才能體會到養生文化真正內涵,才能體會到定安養生文化的真正魅力。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