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日,市民在體博會體育彩票演示體驗區體驗體育彩票的樂趣。 本報記者 宋國強 攝
體育旅游儼然成為時下“熱詞”,何謂體育旅游,體育旅游有何特殊內涵,對海南的意義究竟在哪里……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楊樹安借2010中國體育旅游發展論壇平臺,深入淺出地詮釋了體育旅游的深刻含義。
體育旅游越來越受到推崇
什么是體育旅游,主流觀點認為體育旅游是人們出于豐富精神文化生活的目的,為參與或觀看體育活動而進行的旅行活動,包括外出參加體育活動的旅行、外出觀看體育比賽的旅行、以及外出尋訪體育文化景點的旅行等。
楊樹安認為,體育旅游是以體育資源為基礎,通過體育活動來產生相關產品,吸引人們參與感受體育活動和大自然情趣的一種新的旅游形式。經過近些年的探索實踐,體育旅游大致形成了體驗參與、健身休閑、參觀游覽、現場觀賽等幾種主要的形式。
隨著中國經濟發展,公眾消費強勁增長,需求旺盛帶動產業發展的態勢,已經在文化、旅游、體育、娛樂等服務領域表現出來。作為備受關注的幾大朝陽產業之一,體育產業與旅游產業、文化產業等其他現代服務業一樣,已經逐步成為國民經濟新的增長點。
有關研究表明,在發達國家,體育以及與體育相關的消遣娛樂活動在旅游活動中所占的比重已達到25%以上。體育活動對旅游客流的牽動以及對活動舉辦地旅游業發展的影響,表現得愈加明顯。
楊樹安說,體育旅游作為一種全新的休閑方式已成為新的消費熱點,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推崇,體育產業與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的態勢愈發明顯。加快推進體育旅游的合作,是順應市場需求、推進科學發展的切實舉措,是實現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重要途徑,是有效拉動內需、促進產業結構調整的重要方式。
體育與旅游融合是共同訴求
今年3月《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的指導意見》出臺,明確提出要發揮體育產業的綜合效應和拉動作用,協調推動體育產業與旅游、文化、出版、會展等相關產業的互動發展。
而在《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旅游業的指導意見》中也明確提出要大力發展“體育旅游”。這充分體現了國家對發展體育旅游的高度重視,為體育旅游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戰略支持和政策保障。
楊樹安說,兩個意見的出臺充分說明,在新時期、新形式下實現體育和旅游的融合發展,是體育產業發展和旅游產業發展的共同訴求。這一點,國家體育總局和國家旅游局已經達成了戰略性共識。
據廣州市旅游局統計,廣州亞運會期間,僅11月12日至14日3天,廣州市接待游客就達166萬人次,同比增長45%;旅游總收入近14億元,同比增長59%。亞運期間約有70萬中外游客來到廣州,11月和12月的旅游總收入將比去年同期增加20億元以上,旅游相關產業收入將達到80億至100億元。除了直接的經濟效益以外,亞運給廣州帶來的城市知名度的提升、旅游設施條件的改善、城市配套服務功能的提高都是不可估量的,這也反映了發展體育旅游的價值和空間。
作為交叉產業領域,體育旅游包含了體育和旅游兩種元素,以體育為內涵,以旅游為載體,體育提供資源,旅游帶來市場。它不同于傳統的觀光旅游,也不同于單一的體育健身活動,應該是二者的有機結合。
楊樹安認為,要讓中國體育全面走向世界,讓世界重新認識中國體育,體育旅游是最佳的方式之一。這種發展模式,在國際上已經被廣泛證明。例如,網球四大滿貫賽事是全球最富盛名的體育賽事之一,這不單是因為精彩的賽事,閃耀的明星,還有來自主辦城市的文化、文明傳統和浪漫與熱情的誘惑,吸引的也不僅是體育愛好者,還有著更多的旅游者。
按營銷學理念引導體育旅游發展
按照營銷學理念,在某一市場形成之初,消費群體比較有限,為了更好地擴大市場,需要對消費觀念進行趨向性引導,讓消費者逐步認識到這一消費行為的必要性。
體育旅游作為新興的休閑消費,觀念的引導尤為重要。楊樹安建議,發展體育旅游一定要重視全民健身活動開展,旅游市場渠道的運用,通過體驗參與、休閑健身、參觀游覽、現場觀賽等多種形式,讓人們在參與過程中感受和體驗體育活動的各種功能,促進了旅游者身心健康,和諧發展。
楊樹安說,體育部門將結合《全民健身條例》的貫徹落實和高危險性體育項目的經營管理,與旅游部門一道,積極規范經營行為,保證服務質量,確保活動安全,逐步建立體育旅游市場監管體系,形成良好的體育旅游發展大環境。
以“大體育觀、大產業觀”的高度和視野,來調動體育和旅游兩個行業的資源優勢,充分利用兩個產業的高關聯性和高帶動性,相互借力,達到“1+1>2”的效果,必將迎來中國體育旅游跨越式發展的春天。
(本報海口12月19日訊)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