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海南瓊劇:老樹新枝瓊州調
海南瓊劇:老樹新枝瓊州調
來源:     作者:陳曼莉    2010-12-21

瓊劇《孟程公主》劇照 海南日報記者 陳德雄 攝

1987年瓊劇《秦香蓮后傳》訪問新加坡劇照

一九六二年,珠江電影制片廠攝制的瓊劇藝術片《紅葉題詩》劇照

  瓊劇是海南百姓喜聞樂見的文藝品種,從它形成并發展到今天,走過了300多個春秋。解放后第一部瓊劇史書———《瓊劇志》目前正在補充內容、修改編撰中,計劃近期出版。海南日報記者近日走訪了該書的主編、瓊劇理論專家周慶輝先生,簡單梳理一下瓊劇的發展脈絡。

  瓊劇是海南百姓喜聞樂見的文藝品種。記得小時候,十里八鄉之內,哪個村莊晚上有瓊劇上演,總會跟父母出門看戲,聽不清唱詞就看字幕,看不懂的字就問大人,潛移默化之中,盡管不會唱戲,卻也多認了幾個漢字,知道了一些歷史故事。時至今日,海南各類性質的瓊劇團已不下百家,而農村正是它們生存的巨大空間,對瓊劇有著極大的市場需求。

  雜糅百家之長的瓊劇

  瓊劇理論專家周慶輝告訴記者,在明代正德(1506-1521)《瓊臺志》中,就有關于節日慶典、雜劇唱演和教戲習俗的記載,鄉人稱當時的雜劇為“閩南雜劇”,是從福建南部經廣東東部傳入海南島的。由于雜劇所用語言和海南鄉音同出一源,因此得到了較快的繁衍和發展。

  “到了明末清初,雜劇交錯使用海南鄉音,吸收民歌雜調、歌舞八音和道樂佛曲,逐漸演變成為地方土戲,也就是今天所說的瓊劇。”周慶輝說。

  清代的康熙至乾隆年間,“土戲”很受海南老百姓歡迎,到了民國則風行極盛。陳銘樞的民國《海南島志》如此記載“土戲”:“浸淫全島,婦孺老少,幾無不識唱土戲。”

  “土戲”也叫“海南戲”或“瓊州戲”,海口、瓊山一帶稱作“齋”,老百姓看戲不說“看戲”,而說“看齋”。“齋”是道教儀式的一種,由此可見瓊劇受到道教音樂影響的痕跡。

  根據目前所掌握的史料,“瓊劇”二字最早見于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中華書局出版的《海南島旅行記》中的《瓊劇之一瞥》一章,作者田曙嵐為湖南籍中學教員,從1932年12月1日開始用了半年時間,行程3000余里,對海南島進行考察,足跡幾乎遍及各個縣市。

  “中國戲劇在宋代有南曲和北曲(或稱“南戲和北戲”)之分,相背并行。北曲產生得較晚,唱腔高亢激越;南曲是對南方地方劇種的統稱,唱腔婉約動人,有海鹽腔、余姚腔、昆山腔和弋陽腔之分。海鹽腔和余姚腔消失后,昆山腔向‘雅’的方向轉變,進入宮廷,弋陽腔則偏向‘俗’,走進民間。”周慶輝說,“弋陽腔每到一處演出,都能吸收當地的東西,如曲調成分等,可塑性很強,生命力旺強,后又派生出多種腔系,遍布全國。瓊劇是南戲一脈,其聲腔以七字句的中板為主,包括正線、內線、外線和反線,根據劇情需要使用,反映人物的喜怒哀樂,是生、旦、凈、丑各行當常用的唱腔,故有‘沒有中板就沒有瓊劇唱腔’之說。”

  中板是瓊劇唱腔的最大特點,往往占一部戲的百分之七十。

  丘濬劇本與瓊劇因緣

  丘濬是皇帝謚封的“理學名臣”,其《大學衍義補》和《朱子學的》是儒家經典著作。鮮為人知的是,丘濬還是一名劇作家,曾寫了《伍倫全備忠孝記》(簡稱《伍倫記》)、《舉鼎記》、《投筆記》、《羅囊記》和《龍泉記》,但《羅囊記》和《龍泉記》已經失傳。

  據《瓊劇志》介紹,明末清初,有人將丘濬的《投筆記》和《羅囊記》改編為方言土語唱本,在青樓唱演;瓊州木偶班,也曾用土戲腔調演出。清代咸豐六年(1856年),有人在府城西門創辦“鼓城樓劇本承印社”,丘濬的劇本《投筆記》也在印刷之列。

  丘濬很喜歡戲曲,相傳有一次他奉命南巡時,在江浙等地觀看了海鹽、余姚、昆山和弋陽四大聲腔為主的南戲,大開眼界之余,回京還向成化皇帝朱見深說起四大聲腔的演出盛況。朱見深聽后大喜:“江南猶有如此絕藝,朕未聞也。”于是下旨讓四大聲腔進京演出。

  海南革命先驅和瓊劇

  周慶輝說:“辛亥革命”至“五四運動”期間,國內反帝反封建呼聲日益高揚,海南島也深受影響,瓊劇在此期間發生了急劇的變革。

  1919年,在北京大學讀書的海南籍學生郭欽光在“五四運動”大游行后身亡,消息傳到海南后,瓊崖革命先驅楊善集(1900-1927)等人組織劇團,奔赴島內各縣市演出《大義滅親》、《愛國女秋瑾》和《蔡鍔出京》等劇目,由于內容針砭時弊,唱詞通俗易懂,很受群眾歡迎。

  1921年,徐成章(1892-1928)等人在海口創辦和出版《瓊崖旬刊》傳播新思想的同時,也聘請瓊劇藝人吳發鳳(1870-1946)、鄭長和(1892-1967)等人,在海口南門組織“土戲改良社”和“瓊崖伶人工會”,改編舊戲,編纂新本,編輯了《愛國學生郭欽光》、《林格蘭就義》等十幾種劇本,此后,“文明戲”風行。

  1928年至1929年,王文明(1892-1930)和馮白駒(1903-1973)組織文藝宣傳隊,通過唱演瓊劇來宣傳革命思想,教育群眾和戰士提高革命覺悟。

  1939年,日軍侵瓊后,社會動蕩不安,瓊劇空前衰落,不少戲班停業,許多伶工迫于生計,亡命海外。

  “直到1950年5月1日,海南宣布解放后,瓊劇這個瀕于滅亡的劇種,才恢復了新的生命。”說到這里,周慶輝感嘆不已。

  瓊劇改革碩果累累

  從1953年5月“廣東省廣州市戲曲改革委員會海南分會”成立開始,瓊劇跟隨全國大潮,開展了“改人、改戲、改制”的三改工作,舊時的“班主制”不復存在了,“通宵戲”也不演了,最大的變化是藝人的社會提高了,不再是“五子不入流”,瓊劇界也取得了一個個可圈可點的成果。

  1956年8月7日,“廣東瓊劇團”宣布成立,次年4月,陳華、王英蓉等人主演的《張文秀》,莫愛花、李麗珍、王鳳梅等人主演的《賣胭脂》,陳華、紅梅、蘇慶雄等人主演的《狗銜金釵》赴京匯報演出,受到毛澤東等國家領導人的接見。

  1959年1月,“廣東瓊劇院”成立。1962年,傳統劇目《紅葉題詩》經田漢潤色后,搬上銀幕,成為第一部也是迄今為止唯一一部被拍成電影的瓊劇。

  解放以來,瓊劇在音樂、唱腔、舞美和服裝等方面都在不斷地改革,近年來也獲得了不少殊榮。2006年底,海口市瓊劇團陳素珍獲得了國家戲劇最高獎———“梅花獎”;2009年12月,在全國十一屆中國戲劇節展演中,省瓊劇院的《下南洋》從28臺參展、參評的劇目中,斬獲了“優秀劇目獎”。

  歷經三百多年的演繹與變革,我們今天欣賞到的瓊劇,早已不是300多年前原生態“土戲”的模樣;隨著社會生活的變遷與歷史發展的演進,人們的意識形態和審美情趣也在不斷發生改變,瓊劇的內容主旨與表現形式也會隨之演變。瓊劇在歷經變革的今天,依然為百姓所喜聞樂見。

  (資料圖片由省瓊劇院提供)

相關推薦
最熱評論
驗證碼:發表評論
熱新聞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

最新在线精品国自产拍网站| 99久久国产热无码精品免费| 国产精品嫩草影院一二三区| 无码人妻精品丰满熟妇区| 国产精品福利一区二区久久| 国产剧情国产精品一区| 国产a不卡片精品免费观看| 精品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边打电话| 97久久超碰国产精品2021| 国产精品揄拍一区二区|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老鸭窝| 91久久精品午夜一区二区 |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精品无码区在线| 91精品国产福利在线导航| 久久久久成人精品无码| 人妻少妇精品久久|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AV| 一区二区三区精品高清视频免费在线播放| 国产在线精品美女观看| 欧洲精品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 国产精品jizz在线观看网站| 精品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Aⅴ大伊香蕉精品视频| 国产AⅤ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你懂的| 国产精品免费αv视频| 任你躁在线精品免费|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 色一乱一伦一图一区二区精品 | 网友自拍区视频精品|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gv| 日本三区精品三级在线电影| 国产亚洲情侣久久精品| 亚洲福利精品电影在线观看| 久久国产精品视频| 久久机热re这里只有精品15| 揄拍自拍日韩精品| 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直播| 精品偷自拍另类在线观看丰满白嫩大屁股ass|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