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幾何時,海南文化其自身特有的開放性、包容性和身處海島邊疆的特殊地理位置,使得文化純度被漸漸被淡化,多種多樣的文化形態隨著熱情涌入的旅游大軍在這座島嶼地交匯開來。她一天比一天時尚,一天比一天現代,同時也一天比一天跟巴厘島、夏威夷島、普吉島大同小異、并無兩樣,她3000多年的瓊崖文化被時尚華麗的包裝裹得幾乎窒息。真正的海南,似乎在人們的意識里已經開始模糊了記憶。只有在月下殘舊船形屋的剪影及山里隱約飄來的幾聲鼻蕭聲中才能感受到喧囂之后“真正的海南”的嘆息。人們反思,現代文明的涌入,真的需要吞噬傳統文化和厚重歷史嗎?一個現代旅游天堂的構建,就真的可以拋棄那些已經瀕臨滅絕的文化遺產了嗎?
如今,在建設海南國際旅游島的大背景之下,堅守這塊瓊崖熱土并且堅守著鏗鏘的“海南魂”的人們,開始重新思考海南國際化和本土化的交融,他們將要尋找本土文化與多彩國際化最為理智和完美的結合方式,讓民族的更加世界,讓世界的更加民族,他們要建筑屬于海南自己獨一無二的本土文化長城!
挖掘歷史文化
展示原生態風情
“發展本土文化,須有清醒的認識和明確的定位,要堅持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的原則,堅決的試,大膽地闖。”甘什嶺檳榔谷原生態黎苗文化旅游區副總經理陳國東總結道,作為海南首屈一指的本土文化保護基地,檳榔谷十多年來對海南本土文化挖掘、保護和展示,已經得到了外界的廣泛好評。
檳榔谷在發展之初,就確立了與普通黎村苗寨民俗村截然不同的企業定位,提出“以保護為主,開發為輔”的企業文化理念,在海南黎村苗寨處于何去何從的迷惘時期,檳榔谷敢為人先、大膽創新,堅持守護海南最純正的民俗文化,挖掘最正宗的精華,摒棄糟粕,從單純游覽目的轉化成文化展示和文化傳播的平臺,讓海南本土文化得到了健康長足的發展,煥發了嶄新的生命力。
2003年8月,經過資本重組甘什嶺檳榔谷原生態黎苗文化旅游區在保亭與三亞交界處的甘什嶺自然保護區內重新開業。投資幾百萬的檳榔谷,為避免重復建設造成浪費,在保亭的自然村落原甘什黎村的基礎上進行改造,該村的大部分村民都以半農半工的方式成為了景區的員工,他們一邊繼續經營自家的農耕活計,一邊向游客展示他們最原汁原味的生活風貌。事實證明,這種原生態的旅游模式得到了四面八方前往的游客的親睞。
沒有前進就意味著后退,有了正確定位并且取得了初步成功的檳榔谷知道,僅憑現有的經營模式很難更加全面地發展海南本土文化,為了將文化產業做大做強,檳榔谷決定將營運利潤更多地投入建設,不斷地在硬件、軟件方面豐滿自己的羽翼。
“當時檳榔谷的文化展示還沒有現在這么全面”,檳榔谷副總經理陳國東回憶道:“為了更完整的將海南本土文化呈現到更多關注她的人們面前,我們與島內的民俗專家學者一起深入白沙、昌江、瓊中一帶,走遍了全省的少數民族聚集地區,踏遍了少數民族同胞的村落,去了解當地的少數民族生活習俗,收集當地黎族生產、生活用具,向當地百姓學習請教,我們為本土文化所做的努力,也得到了黎苗族同胞的大力支持。”
僅以黎錦這一項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為例,黎錦是中國紡織藝術的一朵奇葩,“黎錦光輝艷若云”就是古人對黎族織錦工藝發出的由衷贊美。由于能使用踞腰織機這種古老織錦工具的人越來越少,織錦技藝面臨著失傳的危機,其中黎錦的精品龍被更是已經無人會織,無人會繡,成為了絕世藏品。為了收集龍被,陳國東和專家小組在中西部山區一待就是一個多月,深入最偏遠山莊,走訪一戶又一戶黎族家庭,這才造就了檳榔谷展示全海南最多、最精、最古老龍被的傳奇。
許多海南中西部山區的織錦阿婆了解到檳榔谷的發展理念后都自愿來到檳榔谷工作,希望能在有生之年將黎錦這一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民族精華發揚光大。
今年52歲的黎族阿婆李英香每日的工作就是在景區干自己喜愛的手工活,織黎錦、編腰簍、做草席樣樣她都拿手,制出來的成品還可以賣給游客,兒子和媳婦也都在景區務工,在檳榔谷生活了3年的她十分愜意。
走在檳榔谷里,坐在涼風習習的織錦長廊,跟阿婆請教織錦的技藝;走過非物質文化遺產陳列館,聽黎家阿妹訴說這一件件物品背后的傳奇;駐足黎族文身館,驚嘆海南神秘的民族信仰,都讓你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海南本土民族文化所煥發的攝人心魄的魅力。
客人的口碑
最佳的廣告
2007年末,檳榔谷景區里泛起了一個共同的心聲打造海南民族文化風景區第一精品AAAA景區,讓海南本土文化走出南海,走向世界。
什么是精品?僅僅是景致優美、硬件齊全、管理嚴謹嗎?陳國東說:“環境和設施的優質只能算是實現了客人享受‘精品’的必要條件,甘什嶺檳榔谷所追求的精品,源自于客人的感受,讓每一位客人能在檳榔谷得到舒適溫馨的體驗,才是‘精品’的真正目的,然而每位客人的需求不同,理解也不同,我們要做到的是從細節處滿足每一位游客的需求,從而使其真正擁有源自精品帶來的感受,但精品決不能缺少文化,沒有文化的旅游是沒有靈魂的。”
事實證明檳榔谷啟動的“精品”計劃是成功的,這份成功有檳榔谷順利掛牌國家AAAA級景區作證。開業七年,目前檳榔谷每天的平均接待客流量達到2000多人,節假日的客流量更是超過4000人,其中不乏多次登島的回頭客,而令檳榔谷上下員工都感到欣慰的是,即便是在全球金融危機的2008年中,日韓地區的客人減少的情況下,國外慕名前來的游客量仍是同比增長。陳國東副總經理說:“我們沒有捷徑。為了能成為名副其實的國家AAAA級景區,我們付出了很多努力。從戰略上推進景區由做大、做強向做細、做精轉變,切實的在景區綜合服務上下了苦功夫。”
檳榔谷的一線員工,多半來自周邊農村,沒有受過更多的系統文化教育,要提高服務意識,得在精神層面做改革。兩年里,公司領導和每一個檳榔谷員工堅定信念,從問候語“波隆”開始,嚴格遵行文明用語,微笑服務,努力給每位游客營造著舒心、愉悅的環境。
“檳榔谷人充滿信心”
AAAA榮譽已在上月塵埃落定,關于未來發展,陳國東副總經理充滿信心:“隨著人們對旅游文化理念的深入了解和要求提高,三亞各景點也在不斷提升自己的品位和開發力度,三亞將會形成一個巨大的熱帶旅游度假目的地,這不僅會大大提升三亞的整體形象,同樣也會促進三亞旅游業的發展,而檳榔谷景區置身于這樣一個發展潛力無比巨大的大旅游圈內,同樣有著廣闊的發展空間。”因此,就像陳國東先生所說的“無論是打造檳榔谷精品旅游景區,還是傳承黎苗文化、力爭充當民俗景區龍頭企業,檳榔谷人都充滿信心。”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