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環鐵路宛如一條巨龍穿越海口市區。 本報記者 古月 攝
2010年10月14日12時34分, 首列動車組跨越瓊州海峽,成功登上海南東環鐵路。 本報記者 古月 攝
首臺提梁機 2008年9月27日,東環鐵路首臺900噸輪軌式提梁機,在中鐵四局海南東環項目部瓊海制梁場安裝調試完成。 本報記者 宋國強 通訊員 劉滿才 攝
萬泉河第一梁 2009年8月16日上午9時, 東環鐵路萬泉河特大橋開架第一梁。 本報記者 古月 通訊員 葉堅 攝
東環開工2007年9月29日,東環鐵路開工動員大會舉行。 本報記者 李英挺 攝
海口特大橋 最后一片梁 2009年3月24日9時37分, 東環鐵路海口特大橋吊裝最后一片梁,當日該橋全線貫通。本報記者 古月 通訊員 葉堅 攝
“和諧號”試運行 2010年12月25日,東環鐵路達到開通條件,“和諧號”試運行正常。 本報記者 古月 攝
美蘭隧道建成 2009年12月26日11時,國內最長明挖隧道———東環鐵路美蘭隧道建成。 本報記者 古月 通訊員 葉堅 攝
分界洲隧道貫通 2009年10月9日下午5時, 東環鐵路最長隧道———分界洲隧道全線貫通。本報記者 古月 通訊員 葉堅 攝
雙線對接 2010年5月31日下午,東環鐵路在萬寧市南北雙線對接成功。 本報記者 古月 通訊員 葉堅 攝
橋站架通 2010年1月18日10時22分,東環鐵路海口特大橋與海口東站成功架通。 本報記者 古月 通訊員 葉堅 攝
3年前,中鐵17局年僅33歲的工程師尹成虎,匆匆打點行囊,惜別新婚妻子,從山西太原趕來海口,與3萬多名從全國各地匯聚海南的鐵路建設者一起,用汗水澆筑800萬海南兒女的現代鐵路夢。
3年前,人們不會想到,僅僅1180多天,一條長達308.11公里的鐵龍已經安詳地睡臥在蜿蜒的海南東海岸,串聯起散落在東海岸的15個站點。
2007年9月29日上午9時———這一刻,必將成為海南社會經濟發展史上的關鍵節點———東環鐵路海口工地鏟起第一鍬土,拉開海南史上最大工程序幕。
也許數據最能體現東環鐵路的神奇與偉大。海南東環鐵路3萬多名鐵路建設職工,開始在中國第一條海島高速鐵路工地,創造了一個又一個海南歷史甚至中國鐵路建設史上的“之最”:東環美蘭隧道———國內最長明挖隧道;海口特大橋———國內高速鐵路穿越市區最長高架橋;東環鐵路分界洲隧道———海南最長隧道,也是海南史上施工難度最大隧道,在罕見斷裂地層和漏水塌方中如期貫通……
幾十年不遇特大臺風襲來,萬泉河特大橋迎難而上,最后一片鋼梁成功吊裝;海南史上最大水泥預制件———800噸重的東環特大橋梁箱成功澆筑;有64個直徑超過兩米巨大車輪的海南史上最大背梁車,將1000多片巨大梁箱一一背送到鐵路橋,使巨龍連為一體;僅50天就成功跨越———東環鐵路南渡江大橋創下海南速度。
3年時間,3萬多名鐵路建設者放棄無數個節假日,抗酷暑戰高溫,日日夜夜奮戰在東環鐵路工地。“3個春節沒和家人團聚了,真想他們啊。”尹成虎對海南日報記者感慨道。
如今,308.11公里的海南東環鐵路就像一條織在東海岸沿線的美麗彩虹。尹成虎和3萬多名中鐵十七局、十九局、四局、二十五局、鐵路設計院以及其他參建單位的鐵路建設者,用汗水和智慧澆灌而成的東環鐵路,提前9個月讓800萬海南兒女的高鐵之夢夢想成真。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