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口網2月15日消息(記者黃敏 陳新衛)海南正在建設國際旅游島,海口要從“途經地”變成“留客地”。來過海口的不少游客對海口的印象不錯,但卻常說海口“沒什么可玩的”,其實海口有不少景點,但由于缺少深入挖掘,不少歷史都在沉默中被人忽略、遺忘。如何在原有的景點中挖掘出新亮點?政協委員紛紛獻計獻策。
邀請游客參與農村婚慶
有人說海南是文化沙漠,但從事旅游行業多年的政協委員尚曉不這么認為,她覺得海南還有很多本地的風土人情文化旅游題材可以挖掘。她指出,旅游業應當進行一系列時尚化、體驗化、輕松化、娛樂化、主題化和鮮活化等方面的探索,把文化變得輕快、明快和愉快,這才符合當今時代主流的消費需求。
她在提案中建議道,旅游行業可以利用文化傳播平臺,政府、企業和當地名望舉辦喜聞樂見的農村選秀平臺,同時可以打造海南“四大名菜”的拳頭村莊農家樂,還可以安排組織游客參加本省各地農村婚慶活動。
秀英炮臺加上戰斗情景
海口秀英炮臺始建于1887年,有海南第一炮臺的美譽。是為抗御法軍入侵由清末兩廣總督張之洞下令修筑的國內著名的海岸炮臺,當年與上海吳淞口炮臺、天津大沽口炮臺、廣東虎門炮臺并稱“中國四大古炮臺”。然而,現在這里已經從2006年3月閉門謝客至今。
政協委員馮清貴、李春欣、龐誠經過調研后指出,秀英炮臺周邊的“風水寶地”如今已經是眾多開發商窺伺之地,而景區看點少,設施陳舊,以往不少游客去了也表示“只是幾門炮”,加上經營管理不善,目前不僅不能開放,其中的文物也得不到很好的維護。
對此,他們建議借國務院把秀英炮臺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積極推進的契機,理順產權關系,同時規劃部門按照相關條例,重新勘定秀英炮臺的保護范圍。同時借鑒山東威海市劉公島甲午海戰紀念館的做法,應用蠟人及現代投影儀等高科技手段以聲光電方式再現當年戰斗情景和平時訓練場景,再現真實的近現代史御敵激戰畫卷,讓秀英炮臺最后實現保護修繕后重新對外開放,重現它的歷史、軍事和文化價值。
旅游也要有信息化平臺
政協委員曾獻林建議,海口應著重利用科學化信息技術手段來建設“旅游基礎設施服務平臺”,著重打造一個能將旅游服務行業管理、旅游信息共享和城市文化特色宣傳綜合為一體的平臺,統一將海口的地域特色、歷史文化、名勝古跡等旅游信息,各大旅行社、風情美食餐廳、酒店等旅游服務信息,海口政府單位、應急服務網點信息,旅游交通導航信息等旅游相關的信息進行整合在一個大平臺上統一發布,通過信息網絡的手段,在各酒店大廳、餐廳門口、機場、碼頭、車站等公共服務場所安裝手感觸摸服務終端設施進行服務。
可與移動通信運營商合作,實現手機查詢服務,以便在服務方面滿足游客、市民了解海口城市文化、各類景區特色、風景地貌介紹、搜索各種相關服務信息,如景區訂票、服務質量,是否有不良記錄等,以及線路導航分析等信息方面的信息需求。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