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人們收入的提高,手機和數碼相機在海南越來越普及。本報記者 陳德雄 攝
富裕起來的海南人,正在實現從吃個飽、吃個好到吃個享受的轉變。瞧,越來越火的“農家樂”,樂了城里人,富了鄉里人。 本報記者 蘇建強 攝
今年春節,家住海口的張新開著年前買的新車,帶著家人到三亞美美地玩了一通。年后算賬花了近8000元,張新卻一點都不心疼。他說,這幾年腰包鼓起來后,花錢底氣也足了。
發生在張新身上的事,是“十一五”期間我省城鄉居民收入提高、生活改善的生動寫照。
據國家統計局海南調查總隊調查顯示,“十一五”規劃實施以來,我省著力實施“強島富民”政策,在大力增加民生投入和經濟持續較快增長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我省城鄉居民收入實現較快增長。“十一五”期間,我省城鎮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5年的8124元增加到2010年的15581元,年均增長13%;農村居民家庭人均純收入由2005年的3004元增加到2010年的5275元,年均增長11.9%。
“十一五”期間,為我省城鄉居民收入提高速度最快的時期。
城鄉居民腰包鼓得快
5年來,在我省經濟增長及不斷加大民生投入的作用下,全省城鎮居民收入持續較快增長。大幅度提高財政供養人員的工資、教師績效工資、提高困難群眾生活補助標準和上調最低工資標準等措施出臺,有效地拉動了城鎮居民收入較快增長。
特別是2010年,我省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1.5萬元大關,增速躍居全國第二。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突破5000元大關。從收入結構來看,城鎮居民人均工資性收入首次突破萬元,農村居民人均工資性收入首次突破千元。
國家統計局海南調查總隊調查顯示,2010年,我省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581元,比2005年增長84.3%,年均增長13%,比“十五”期間快4.6個百分點。從收入增速來看,2010年海南省超過全國平均水平2個百分點,由2009年排名全國第17位躍居為第2位。從收入水平看,由2005年的第27位上升到第21位。從收入結構來看,2010年城鎮居民人均工資性收入突破萬元大關,為10957.9元,比2005年增長73.6%;轉移性和財產性收入高速增長,分別比2005年增長1倍和1.7倍,其中,養老金和離退休金收入為2902.9元,比2005年增長124.6%。
“十一五”期間,我省加大支農惠農政策,全省農民收入平穩較快增長。2010年全省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5275元,比2005年增長75.6%,年均增長11.9%,比“十五”期間快5.8個百分點。尤其是在國際旅游島建設帶動下,2010年農民收入結構中的工資性收入、財產性收入、轉移性收入都大幅度增長,分別比2005年增長了1.7倍、92.9%、1.6倍。其中,工資性收入1262元,連續5年保持了兩位數的高速增長;轉移性收入342元,年均增長21.3%,增速高于城鎮居民水平。
收入由單一向多元轉變
5年來,我省著力發展以旅游業為龍頭的現代服務業,多渠道促進城鎮居民收入結構優化,在繼續保持以工資性收入為主體的基礎上,以旅游業發展為契機,帶動家庭旅館、旅游商貿等現代服務業蓬
勃發展,有力地推動經營收入快速發展。
2010年,我省城鎮居民人均經營凈收入1716.7元,比2005年增長了160.1%,年均增長21.1%。2006年至2010年,全省城鎮居民人均經營凈收入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不斷提高,由7.7%提高到11%。
“十一五”期間,我省加大農業直補、產業結構調整力度,以及在農產品生產價格上升等因素推動下,2010年,農村居民人均家庭經營純收入3563元,比2005年增長51.9%,年均增長8.7%。
從家庭經營產業結構來看,非農產業收入比重提高。2010年在國際旅游島建設背景下,建筑業、家庭旅館和餐飲等服務業的快速發展,我省非農產業(第二、三產業)收入586元,比2005年增長了80%,年均增長12.4%,占家庭經營純收入的比重提高到16.5%,比2005年增長了2.6個百分點。
5年來,我省大力發展以冬季瓜菜和特色水果為龍頭的種植業,推進林權制度改革,拉動橡膠、檳榔等林業收入,著力發展生豬、羅非魚等養殖產業,促進農民第一產業純收入保持較快增長。
據調查,2010年我省農村農民第一產業純收入為2977元,比2005年增長了47.4%,年均增長8.1%。其中,種植業收入實現較快增長,2010年為1402元,比2005年增長了52.4%,年均增長8.8%。林業收入在橡膠、檳榔和胡椒種植面積擴大等因素推動下,2010年為793元,比2005年增長了88.8%,年均增長13.6%。
生活從溫飽型轉向享受型
“十一五”以來,隨著我省城鄉居民收入的持續、普遍增長,居民消費結構也不斷轉型升級。5年來,全省住房、家用轎車、旅游、文化娛樂、
醫療保健、交通通信等消費熱點持續升溫。過去一些看似奢侈的消費,正走進尋常百姓家。
對汽車這類“奢侈”的消費品,5年前,一個家庭擁有一輛汽車是件非常了不起的事,但5年后的今天,城鎮居民家里有兩輛車卻已不是什么稀奇的事了。
2010年,我省城鎮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戶擁有家用汽車11.76輛,比2005年增長了234%,年均增長27%。農村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戶擁有家用汽車1.11輛。
5年來,隨著我省城鄉居民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開始不斷追求精神文化生活,文娛類消費日益受到居民的青睞。
人們的休閑娛樂方式已從過去“在家看電視,出門看電影”的單調生活變得豐富多彩起來。茶樓、酒吧、咖啡屋、農家樂等多種休閑娛樂場所如雨后春筍般呈現在人們的面前,百姓的閑暇生活更加豐富。居民家庭的教育投資理念也不斷增強,無論是成人工作之余的充電,還是子女的課外興趣班,居民的教育支出大幅增長。據調查,2010年我省城鎮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娛樂服務支出為1004.62元,比2005年增長了54.1%。
“十一五”期間,我省城鄉居民恩格爾系數穩步降低,城鄉居民生活質量不斷提高。2010年我省城鎮居民恩格爾系數為44.8%,比2005年下降2.7個百分點;農村居民恩格爾系數為50%,比2005年下降7.6個百分點。
城鄉居民用于飲食、衣著等方面的人均消費增速明顯低于汽車和家電消費增速。居民生活正從溫飽型向更高階段的享樂型和發展型邁進。
生活水平提高生活觀念轉變
現在,家住海口、工作在三亞的田先生,每到周五便乘坐東環高鐵回海口看自己的妻兒,雖然兩地分居,但從海口到三亞僅需90分鐘的路程,對于田先生來說是大大提速了。坐上方便快捷的高鐵,海南百姓企盼已久。去年12月,海南人終于圓了“高鐵夢”。
對于每個人來說,衣食住行四件事,件件是大事。“十一五”期間,在衣食住行上,很多海南人圓了夢。
5年來,隨著我省城鄉居民收入較快增長,人們生活質量不斷提高,城鎮居民耐用消費品擁有量成倍增長。家用汽車、電腦、手機、彩電等耐用消費品日漸在尋常百姓家普及。
特別是城鎮居民家庭信息化突飛猛進,農村居民的生活更是實現“電器化”。2010年,城鎮居民平均每百戶家庭擁有家用電腦52.88臺,比2005年增長了101.7%。2010年,農村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戶擁有洗衣機8.47臺,比2005年增長了117.7%;農村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戶擁有彩色電視機102.08臺,比2005年增長了32%;農村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戶移動電話擁有125.14部,比2005年增長了153.8%。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觀念的轉變,特別是五天工作日的實行,以及“五一”、“十一”長假的推出,居民外出旅游越來越成為度假的首選方式,旅游方式也從簡單的跟團游逐步發展到自助游。城鄉居民用于旅游的支出逐年增長,旅游人次數不斷攀升。2010年我省接待過夜旅游人數達2587.34萬人次,比2005年增長70.6%。旅游受到了越來越多居民的喜愛和推崇,已成為人們陶冶情操、增長見識的重要途徑。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