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肖勇
海南省委書記衛留成在參加海南省人大會議時透露,三亞房地產業上繳的稅收占財政收入的58%,而整個海南省基本上也是這一水平。(新華網2011年02月23日09:57:50 來源:中國青年報)
這說明什么意思,一是房地產來得快,對地方經濟發展的推動來得直接,過去的一年是中國房地產未曾有過的火爆,頂著重重壓力,不屈不撓,逆風飛揚,大江南北、長城內外由過去大煉鋼鐵變為大建房。海南不能免俗,公報顯示,去年海南的房地產開發投資迅猛增長,成為拉動投資增長的主導力量。全年房地產開發完成投資467.87億元,同比增長62.5%,占城鎮固定資產投資額的37.2%,是拉動投資快速增長的主力。全年房屋銷售面積854.73萬平方米,增長52.3%。在數據上,海南在房地產身上撈到的東西誘人、輝煌。2010年,海南省地方財政收入達到271.06億元,增長52.1%,增速比全國財政收入增長的21.3%高30.8個百分點,增幅為全國第一。
不能好了傷疤往了痛,20年前鄧公南巡之后,海南的房地產紅火曾經是中國的翹楚,可是好景不常,也就是4-5年的風光,熱錢撤退后,留下的是來鴻遍野,爛尾樓觸目,海南的元氣因此大傷,十多年徘徊不前,找不到動力、找不到方向,由一片熱土變成傷心之地。海南和中央痛定思痛,現在在戰略上將海南定位“國際旅游島”,這是一條可持續的綠色發展道路,但是如果對一些數據的崇拜過度,也可能將這條坦途變成一條畏途。
旅游島建設固然離不開房子,房地產盡管來錢快、來得直接,但它受到土地、人口的嚴重制約,可持續高速發展能力有限,如果現在把子孫飯都吃光了,房產林立,房價高企,勢必導致旅游成本高企,對旅游島建設的推動力有可能變為阻力,這不是危言聳聽。海南財政如此依賴房地產業的發展,顯然又是泡沫在膨脹,一旦破滅打擊是毀滅性的。當然歷史不可能重演,所以,衛書記說房地產成了海南的事實支柱,但不能代表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值得警醒。
過分依賴房地產是中國地方經濟發展的通病,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他可以提供對官員升遷的需要的一些數據、政績的推動作用強大,是其他產業不可替代的。政績的沖動,發展戰略的短視,已經導致這種想象很普遍也很難扭轉。但是海南的得天獨厚建設國際旅游島的條件,不能因為這些數據的魅影而變成一句空話,必需警醒:“不能將國際旅游島建成房地產島。”(肖勇)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