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華網海南頻道3月12日電(記者 傅勇濤)全國人大代表、海南省省長羅保銘在全國兩會審議政府工作報告時透露,備受國人關注的“離島免稅”政策有望今年5月1日開始實施。代表委員們認為,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進一步擴大內需特別是居民消費需求,5月1日開始實施的“離島免稅”政策將是拉動國內居民消費的一次有益嘗試。
離島免稅探索讓“肥水”不再外流
2011年春節黃金周,國人出境購物再次攪熱了高檔商品的消費市場。據媒體報道,近800名中國游客大年初三晚上在美國拉斯維加斯的梅西百貨旗艦店“包場購物”兩小時。北京今年春節赴歐洲旅游的家庭平均在歐洲消費5萬元到6萬元人民幣。2月9日,中國銀聯公布的數據顯示,2011年春節黃金周期間,銀聯卡境外交易金額同比增長44%。
在3月7日由十一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舉行的記者會上,商務部部長陳德銘在回答記者提問時介紹說,2010年我國居民高檔消費品增長了23%,在境外消費奢侈品的人群增長了30%,高檔消費品的需求處于世界第二位。預計到2015年我國將成為世界上高檔消費品消費額最大的一個國家。
全國人大代表、海南省農墾總公司總經理王一新說:“近幾年,我國公民境外高檔商品的消費金額、數量都呈現出快速增長的態勢。”他指出,于今年5月1日開始在海南實施的“離島免稅”政策,是將國人高檔商品的消費能力留在國內的一種探索。
羅保銘代表介紹說,今年“五一”假期,國內居民可以來海南享受“離島免稅”政策,所售商品以進口商品為主,包括很多國際奢侈品牌。免除商品的關稅和進口環節增值稅后,高檔商品的價格會降低,購物者將得到更多的價格優惠。因此,國內居民不必出國,就可以購買到國際高檔商品和奢侈品。
據了解,“離島免稅”政策實施后,國內居民可以在海南島一年兩次、每次購買限額5000元的免稅商品,主要為產自國外的香水、日化、珠寶、名表等奢侈品或高檔商品。
推高國內居民消費能力的有益嘗試
統計顯示,2010年,海南共接待旅游過夜人數2587萬人次,其中入境旅游66萬人次,僅占市場份額的2.56%。因此,未來5至10年,國內游客仍是海南國際旅游島的主要客源,以國內游客為主的消費結構很難發生改變。代表委員認為,“離島免稅”政策不僅可以大幅增加海南旅游收入,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拉動內需,提高國內居民的消費能力。
全國政協委員遲福林表示,海南省在吃、住、行、游、購、娛六大旅游要素中,購物消費只占到20%的份額,這一數據遠遠小于國外發達國家70%的比例。“離島免稅”政策的實施,將釋放國內免稅行業快速增長的消費需求。有測算稱,只要海南的購物免稅額度超過5000元,免稅市場增量規模就有望超過45億元。[page]
全國人大代表、海南省副省長、三亞市委書記姜斯憲說,“離島免稅”政策的獲批,一是反映了國家對建設海南國際旅游島的高度重視,通過政策支持加快海南經濟發展;二是希望通過建設國內首個國際性購物中心,吸引國內居民去海南旅游購物,支持本國經濟發展;三是將旅游購物作為擴大內需的一種方式,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更為重要的是,購物只是旅游經濟增長的一部分,購物免稅能夠帶動環北部灣地區和珠江三角洲地區,在吃、住、行、玩等方面的一系列旅游消費的增長。”全國人大代表、海南陵水縣委書記王雄說。
有預測顯示,購物免稅將能帶動海南游客人數每年增長20%-25%,促進人均消費增長15%-20%。王雄代表說,這會給海南的航空、物流運輸、酒店、餐飲乃至游艇制造等行業和相關上市公司帶來利好,長期來看,房地產等行業也將從中收益。
“解渴”還需政策再“給力”
全國人大代表、海南省委書記衛留成直言:“一年兩次,一次5000元的‘離島退稅’政策還不‘解渴’,希望步子再邁大一些”。他說,對于我國這樣的消費大國,5000元的購物上限所帶來的刺激性可能并不是很強,但他認為通過“離島免稅”有效拉動內需的政策空間還很大。首先,對國內游客的購物次數與免稅額度可以繼續擴大;其次,本島居民如何從購物免稅政策中獲益,應該是未來需要仔細考慮的。
全國政協委員童石軍指出,全面釋放“離島免稅”政策的效應還需要一個漸進的過程。他說,“離島免稅”所要求買貨、提貨的信息系統十分復雜,按照目前海南游客接待量測算,免稅商店每天游客接待量近10萬人次,這也是一個挑戰。他相信“離島免稅”政策的實施效應會逐步釋放。
據了解,國際上針對境內游客的“離島免稅”政策在日本沖繩、韓國濟州島等極少數地區施行后,帶動效應明顯。韓國濟州島規定,國人“離島免稅”政策適用于20歲以上的游客,1年限購6次,1次限購40萬韓元,約合2300元人民幣。日本沖繩島國人“離島免稅”政策則不限次數,1次限購20萬日元,約合1.6萬元人民幣,不銷售香煙和本國商品。濟州島在實施“離島免稅”購物政策后,帶動游客增長11%,稅收優惠政策給當地帶來的實惠可謂立竿見影。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