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亞職業“陪游”
有人喝彩有人質疑
●鹿城職業“陪游”稱:水平專業、地形很熟、收費不高、包你玩好
●旅游業界專家認為:職業陪游不專業的小規模經營難成市場主流
●旅游監管部門表示:將加大監管力度,防患于未然,同時提醒游客選擇“陪游”要謹慎
近年來,旅游自由行、散客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不少游客尤其是年輕人不喜歡跟團隊出游,更青睞于獨自出行。然而,到了外地畢竟生疏,雇個當地人陪游是個不錯的選擇,找“陪游”在網絡上流行起來。在三亞,已經有了以此為職業的“陪游”隊伍,被稱為“編外導游”。他們多是三亞本地人,根據游客需求設計旅游線路,親自陪同游客體驗三亞風土人情。
客人在景區觀賞三亞美景
□南島晚報記者于娟/文沙曉峰/圖
現象
三亞出現職業“陪游”
王峰曾經在三亞一家國際旅行社工作,現在以“陪游”為職業,不過他接待的都是外國游客。“我在滿洲里學俄語,在旅行社當導游接待俄羅斯客人,發現不少外國客人更喜歡獨自享受導游服務,覺得那樣會玩得比較深入,于是我有了單獨陪客人的想法。”離開旅行社后,小王開始當“陪游”,曾經接待過的客人推薦其他客人,生意慢慢好起來。據介紹,小王安排的路線和常規旅行社并不一樣,通常是哪里偏僻、刺激、新奇就去哪里,很符合外國游客胃口。目前,每月能接待近10位游客,收入也相當可觀。
除了像王峰這樣“單打獨斗”的“陪游”,三亞也有組織性很強的專業“陪游團隊”,三亞某戶外俱樂部就是這樣一個群體。該俱樂部負責人介紹,部里面有20多個“陪游”,大多是三亞本地人,一般通過在網站上發布信息、通過熟人介紹等方式獲得顧客來源。根據客人需要設計旅游線路或是俱樂部推薦項目邀愛好者來參與。設有錦母角一日游、情人灣原生態海灣游等旅游產品。活動的內容有登山、海釣、燒烤、潛水等,很適合追求刺激的年輕人口味。價格為每個人每天100元到300元之間。
職業“陪游”是否有市場?帶著這一疑問,記者搜索部分旅游網絡發現,征集三亞陪游的帖子很常見,“陪游”有一定的需求空間。
聲音
職業“陪游”這一新鮮職業是旅游新趨勢下的產物,社會各界對它反響不一。贊美、支持之人不在少數,但同時也不乏質疑之音。三亞旅游部門則表示將繼續關注這一新現象,加強規范管理,維護良好旅游城市形象。
支持聲音一:利于游客三亞開展深度游
3月13日,來自新疆的小金夫妻兩人完成了五天的三亞之旅。和其他游客不同的是,他們沒有報名參加旅行社組織的團隊,而是在一位三亞本地職業“陪游”的陪同下進行的全新旅游。
面對記者的采訪,小金夫妻二人對此次行程贊不絕口。小金說:“早前就想過了,如果報團旅游肯定只是走馬觀花地看一看就草草了事,還得遷就大家的時間,在網上找了當地人陪同旅游,果然玩得很盡興。”據小金介紹,五天來他們并沒有去三亞南山、大小洞天那些耳熟能詳的景區,而是駕著小船去了還沒有名字的小島,那里像是人間仙境。在“陪游”的陪同下,小金夫妻還去了一些小巷,吃了地道的海南小吃。
小金妻子表示,這次來三亞玩得很深入,真正深入到了三亞本地人的生活當中去,而且也很自在,這些都是旅游團給不了的。“我們的‘陪游’小劉是三亞本地人,他比我們大幾歲,就像是兄長一樣接待我們,還邀請我們去他家吃飯。”小金妻子高興地告訴記者,通過此次旅游,他們還和小劉交上了朋友,五天來絲毫沒有在陌生地點旅游的感覺,完全像是走親戚。下次朋友來三亞一定推薦小劉接待。
支持聲音二:增加三亞本地人就業機會
小金的“陪游”小劉表示,當上“專業”的陪游比較意外。他今年30歲,高中畢業后一直在酒店當門童,收入并不多。2009年,小劉辭了工作準備做點小生意,恰好外地朋友介紹兩個朋友讓他接待一下,還承諾給錢。“我想接待沒問題啊,我就是本地人,對三亞很熟,肯定能接待好。沒想后來客人一批接一批的來,我就專門搞接待了。”
據小劉介紹,自己在網上發了一些帖子,承諾“地形很熟,收費不高,包你玩好”,響應的人還真不少。“三亞是個旅游城市,本地人應該多挖掘一下就業機會,”小劉認為,本地人陪同旅游不僅令外地游客玩得滿意,也給“陪游”本身帶來不小的經濟收益,增加了三亞本地人的就業機會。他希望越來越多的本地人能夠發揮自己的優勢,多尋求就業機會,增加經濟收入。
[page]質疑聲音一:安全隱患多游客利益無法保障
對發展“陪游”不少人看到了它的不足之處,如何保障安全便是焦點問題之一。在大東海旅游區,來自北京的游客張先生稱,他是報名一家旅行社來三亞旅游的。“我覺得還是正規旅游社保險一下,畢竟我們之間簽了合同,出了事情我可以找他們,你找個當地人怎么辦?出了問題就不見人了!”張先生說。
游客冷小姐同樣對陌生“陪游”表示不放心,“在網絡上并不能摸清一個人的底細,萬一只身來到陌生的城市,而對方又有所企圖,我們的財務和人身安全都容易受到侵害。”此外,也有不少游客對進行旅游娛樂項目表示擔心,“潛水、沖浪、漂流、駕獨木舟遠行,這些項目聽起來刺激,但是沒有專業人士的陪同玩起來還是很危險的。”
質疑聲音二:不專業的小規模經營難成市場主流
對于職業“陪游”職業的興起,三亞多家旅行社負責人并不看好,他們一致認為職業“陪游”并不會對旅游市場產生太大影響。他們認為旅行社的導游都是考有導游資格證的人員,他們接受過專業培訓,帶起團來更正規。無論是對景點的講解還是對游客的照顧都有一定的標準,遇到突發事件也會及時冷靜處理。這些優勢是職業“陪游”所不具備的。
三亞龍洋海外旅行社總經理林先生表示,“陪游”目前多是網友們在網絡上的互動活動,在比較時尚、熱愛戶外活動、喜歡冒險刺激的年輕人當中比較受歡迎,但并不是市場的主流,也并不適合每個人的胃口。對三亞旅游市場并沒有形成沖擊,只是一種補充,旅游團隊、預訂機票和酒店的半自由行或是全自由行才是主流。
監管
旅游部門目前尚沒接到“陪游”投訴
三亞市旅游質監所負責人表示,旅游部門已經注意到“陪游”這一現象,但是目前為止尚沒有接到相關的投訴。該負責人指出,一方面,“陪游”是對常規旅游市場的補充,能一定程度上滿足部分游客的旅游需求,但另一方面,“陪游”并不是專業導游,也沒有正規的旅游公司來運作,雙方也只是網上約定或是口頭協議,并沒有簽署旅游合同,發生糾紛時不利于游客維權。極容易降低游客滿意度,影響旅游城市形象。
記者了解到,目前,三亞并沒有關于規范管理“陪游”的相關規定,旅游部門只好加大監管力度,防患于未然。該負責人提醒廣大游客,選擇“陪游”時要謹慎,在三亞旅游時注意人身和財產安全。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