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童海華
4月20日,備受世人關注的“海南離島免稅政策”就將正式實行,這是我國借鑒了日本沖繩、韓國濟州的成熟經驗后推出的相關政策。政策實行后,年滿18周歲、乘飛機離開海南本島但不離境的國內外旅客(包括海南本島居民)即可享受到這一新政策。財政部關稅司副司長申書海介紹說,“離島免稅政策免稅稅種為關稅、進口環節增值稅和消費稅,3項綜合稅率在30%~50%。”
離島免稅政策,是國家支持海南建設國際旅游島、國際購物中心系列政策措施之一。無疑,在海南實施離島免稅政策試點,有利于改善海南旅游環境、擴大旅客購物的規模、提高旅游購物的檔次,促進游客數量和人均消費增長,帶動以旅游業為龍頭的現代服務業發展;有利于保持和發揮海南的生態資源優勢,支持海南綠色和可持續發展;有利于提升海南旅游業的國際競爭力,切實推進海南國際旅游島發展戰略的實施。
實際上,早在今年元旦,海南就已先期對境外游客實行購物退稅政策,退稅率為11%。但從實施的效果來看,政策效應并不是很明顯。據統計,1月份,海口海關共驗核129票退稅申請業務,退稅額僅為5.08萬元;2月份,共辦理離境退稅業務12票,其中三亞口岸7票,退稅額不到1萬元。
認真分析離境退稅政策“遇冷”的原因,除了境外旅客數量有限這一客觀因素外,離境退稅政策在實際操作中還存在一些問題,比如退稅商店偏少、退稅商品品種有限、退稅條件比較苛刻、政策宣傳力度不夠等。據了解,目前海南只有3家試點退稅商場,從數量上來講遠遠滿足不了需求。而背后更深層次的原因,恐怕還在于海南發展旅游業的軟硬環境還有一些不足之處,這包括相關服務業發展滯后,相關措施不配套,服務質量仍有待提高,高端產品仍十分缺乏等。
時隔近4個月之后,海南適時推出覆蓋面更廣的離島免稅政策。與離境退稅不同,離島免稅政策適用對象是年滿18周歲、乘飛機離開海南本島但不離境的國內外旅客,受眾面大大增加。我們知道,在吃、住、行、游、購、娛六大旅游要素中,購物的彈性需求最大,也有更大的發展潛力,世界很多發達國家的旅游目的地同時也是著名的商業購物中心。海南作為旅游大省,在購物方面優勢并不突出,與發達國家購物消費占旅游總支出的70%相比,海南的購物消費只占20%。相關數據顯示,中國人在日本的平均消費達2萬多元,而在海南的人均消費只有幾百元。這與海南建設國際旅游島的要求極不相稱。但從另一方面來講,這也意味著潛力,有關部門預計離島免稅購物的潛在市場每年高達200億元左右。
要讓離島退稅政策不再“遇冷”,能夠真正發揮作用,海南還有很多功課要做。國外高端商品要進入海南,需要訂貨、運貨、檢驗等一系列環節,要耗費很長一段時間,商店必須選擇好貨源,保證商品的供應。此外,海關監管系統、提貨方式、退換貨等方面,這些都要考慮周全。此外,離島退稅政策一旦實施,也將極大考驗商家的服務水平和質量,去年海南接待旅游過夜人數近2600萬人次,今年預計達到3000萬人次。假如所有游客都去指定的離島免稅商店購物,那么商店平均每天的接待量就達到近10萬人次,這對商家無疑是個巨大的考驗。
應該看到,海南的商業部門在貨源組織、服務質量等方面與發達國家和地區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海南要在這方面少走彎路,就需要多多學習借鑒發達國家和地區的先進經驗,積極引進一些國際規則來提升海南旅游業的發展水平。
海南不妨采取更加開放的政策,引進港澳臺大型免稅購物集團、大型零售業,形成充分競爭的市場環境,提高海南零售業、服務業的服務質量和水平。比如,海關監管方面相對缺乏經驗,就不妨考慮把港澳臺的一些人員、經驗以及技術引入海南,以快速提高海南海關的監管和服務能力。
應該看到,國際上離島免稅政策多為輔助而非主導,從長遠看,海南能否獲得可持續發展空間,更多地還取決于海南在營造與離島免稅政策相配套的綜合性軟環境和硬環境方面的作為。
“十二五”規劃綱要提出,“要把推動服務業大發展作為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戰略重點,營造有利于服務業發展的政策和體制環境,拓展新領域,發展新業態,培育新熱點,推進服務業規模化、品牌化、網絡化經營,不斷提高服務業比重和水平。”其中,旅游業即是“十二五”服務業當中重點發展的領域。
我們希望,海南能在建設國際購物中心方面,不斷學習先進國家和地區的經驗,把國際通行的規則引進來,把以旅游業為龍頭的現代服務業做大做強。逐步把海南建設成為國際性購物中心,是中央賦予海南的一個大目標。我們也希望海南能夠在深挖消費潛力、擴大內需中發揮獨特作用,為其他地區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擴大內需,提供有益的經驗以資借鑒。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