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海南民間絕藝:儋州中和古鎮尋訪扎龍高手
海南民間絕藝:儋州中和古鎮尋訪扎龍高手
來源:南海網-海南日報     作者:陳曼莉    2011-03-28

儋州市中和鎮61歲的鐘世彪,正在向記者介紹“龍”的制作過程。

儋州市中和鎮74歲的湯漢清,在自家門前修復鬧元宵時弄壞的龍頭。

  海南民間絕藝

  沿著厚重的石板路,行走在儋州市中和古鎮歲月斑駁的騎樓老街,不時能看到各種形態的舞龍,年味似乎還未走遠。

  千百年來,中和舞龍在流傳中不斷發展演變,不變的是中和人對舞龍鬧元宵的熱情。不久前,中和古鎮鬧元宵,十里長街燈火輝煌,鑼鼓喧天,人頭攢動。13條舞龍騰云駕霧,有的昂首舞動噴吐烈焰,有的俯沖游弋追逐彩球,龍身游走飛動……

  令人驚異的是這13條群舞的長龍,竟全部出自這座小小的鎮墟上、婉轉曲折的深巷中。帶著這份好奇,記者在古鎮上穿街走巷尋訪扎龍高手。

  龍之逼真在龍頭

  在古鎮解放路153號,一棟騎樓建筑的門口,掛著一個招牌“制作舞龍、舞獅、醒獅、麒麟”,戶主符世杰一家正在忙碌著制作一條火龍,符世杰在給龍頭上色,其子女則在給龍球貼上金色錫紙。

  這條火龍龍嘴大開、雙目怒視前方,龍眉型如烈焰,龍頭呈火紅色,頗具威嚴。這條火龍長約25米,龍身用竹扎成,節節相連,外面覆罩畫有龍鱗的巨幅紅布,每隔五六尺有一人撐竿。

  “扎龍全憑一雙巧手。”符世杰告訴海南日報記者,外表栩栩如生的舞龍,內部由竹子支撐起框架,全靠用竹片竹篾編制而成。最為復雜的部分在龍頭,編制好造型后,才能貼紙和上色。

  今年52歲的符世杰是其家族第三代扎龍技藝的傳人。他告訴記者,舞龍是否逼真,關鍵看龍頭。龍角要挺立、龍鼻要隆起、龍眼要有神、龍嘴要齜裂,正所謂“龍角后傾無威、龍鼻長則無嚴、裂嘴不闊無勢、龍須不飄無仙”。

  鐘家的獨門技藝

  在路人指引下,記者走進另一位扎龍高手鐘世彪的家。走進院子,一尊龍頭泥雕塑像安放在院子中央的木板上,猶如這個扎龍家族的“LOGO”。

  “古鎮習得扎龍技藝的人不少,但現在用泥塑做龍頭模型的僅我們老鐘家。”61歲的鐘世彪,約1.70米個頭,臉上布滿皺紋,滿頭烏發,說起話來鏗鏘有力,自信滿滿。

  鐘世彪介紹,一般龍頭都是用竹片編扎出框架再進一步加工,而他卻另辟蹊徑:取粘泥塑造出龍頭造型,然后用紙蘸糯米依照模型粘貼,平均厚度約5厘米,繼而置于陽光下曬干,掏空粘土,即成龍頭模型,再畫上顏色。此法優勢是可塑性大,而且重量較輕,便于舞龍者操控。

  據說,鐘世彪祖上曾任清代儋州把總,家門顯赫,民國時期家道中落。鐘世彪的父親拉過大鋸,當過屠夫,后來在鎮上跟隨多位扎龍師傅打下手,久而久之,逐漸悟出其中奧妙自立門派。

  5天造出13條龍

  一條舞龍,除了關鍵的龍頭,龍身整體的協調也是扎龍的成敗關鍵之一。

  今年74歲的湯漢青也是一名扎龍高手,10多歲就在古鎮上跟隨師傅學習扎龍技藝,如今滿頭銀絲依然神采奕奕。他告訴記者,龍身大小和長度都要有比例,不能長而細,短而粗。

  龍身分成數節,30多米長龍甚至有10節,每節用厚竹片編織成環狀,圍上縫有龍鱗狀的銀紙片做成布身,變形成了一條鱗光閃閃的龍身。龍身還要裝上龍爪,并有活動機關,如此舞龍才能神似“騰云駕霧”。

  中和鎮委書記陳益清告訴海南日報記者,往年,中和居民也有自發舞龍鬧元宵的。今年政府組織更是極大激發了居民的熱情,大年初十宣布元宵舉辦舞龍民俗活動,各片區群眾隨即自發召開討論會,商討舞龍的制作、舞龍隊的組成。兩天之內,便有13支舞龍隊報名參加活動。短短5天之內,13條舞龍騰空出世。

  記者元宵節當晚在中和鎮采訪,就看到了13條舞龍相聚關帝廟前廣場,有渾身赤如烈焰的火龍、有流翠染黛的青龍、有金鱗閃閃的金龍、有龍頭蝦身的蝦龍……神態各異、栩栩如生。

  據了解,平時制作一條20多米長的舞龍至少需要10天時間,為了趕時間爭速度,各家各戶出錢出力,扎龍師傅和徒弟日夜趕工。鐘世彪帶領的“夜游神”隊用了三天時間就造出了一條25米長青龍。

[page]

2月17日,中和鎮13只舞龍舞獅隊在古城儋州市中和鎮鬧元宵。

  扎龍手藝代代傳

  中和古鎮舞龍鬧元宵的傳統緣自宋代,經久不衰。中國蘇軾研究會理事韓國強告訴記者,中和作為古時儋州的首府,駐軍、朝廷命官、商賈過往或駐守之地,必然帶來一些中原的傳統民俗,同時帶來的還有扎龍這樣的民間技藝。從形態上看,中和龍的龍體偏小而修長,應是屬于中原龍。

  舞龍隊沿街而行,穿街走巷,路過每家每戶,所到之處,居民紛紛以茶水、紅包等犒賞舞龍隊伍。這樣的場景,在中和古鎮男女老少的記憶中始終留存。

  中和的扎龍手藝也在海南西部聲名遠播。鐘世彪告訴海南日報記者,中和鎮墟上有扎龍手藝的不下10人,只是有人轉投他業。像鐘世彪、符世杰、湯漢青如此鐘情于扎龍技藝的人已經不多。他們每年能接到十至八條舞龍的訂單,價位在3000元至5000元之間,這些訂單有來自儋州本地,也有的來自屯昌、臨高、昌江等地。

  如今,鐘世彪等正傳授扎龍技藝給徒弟,讓手藝代代相傳。鐘世彪的兒子鐘學東今年31歲,已經能夠獨立帶領師弟們制作舞龍。只是經常遭到鐘世彪的“訓斥”,“龍耳怎么能帶耳環呢?”、“龍眼裝上LED燈還像龍眼嗎?”……鐘學東則認為,嘗試著變化和創新并不是件壞事。

  千百年來,中和舞龍在流傳中不斷發展演變,不變的是中和人對舞龍鬧元宵的熱情。在窄小的古鎮街巷中、靜寂的小院內,鑼鼓聲響,火龍、青龍、金龍……昂首舞動,令人不禁遙想千年古城的昔日繁華。

  文海南日報記者 李關平  通訊員 謝振安 韓國強  圖海南日報記者 蘇曉杰 攝

相關推薦
最熱評論
驗證碼:發表評論
熱新聞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

国产精品特黄毛片| 国产精品1024香蕉在线观看 | 亚洲AV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 高清国产精品久久| 99re5在线精品视频热线| 国产精品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在线精品国产成人综合| 国产精品日韩AV在线播放| 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久久久| 在线精品国产成人综合| 午夜精品久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偷窥熟女高潮精品视频| 最新亚洲精品国偷自产在线| 久久无码专区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最新国产午夜精品视频成人| 91精品国产福利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国产|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品| 九九精品国产亚洲AV日韩| 1313午夜精品理伦片| 亚洲精品成人片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成人无码久久久久久| 精品久久久无码人妻中文字幕豆芽|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看| 999精品视频这里只有精品| 精品人妻中文无码AV在线| 国产精品白丝喷水在线观看者相| 99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牛牛| 亚洲精品字幕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偷伦视频免费观看了| 国产色婷婷精品免费视频| 日本精品视频一视频高清| 精品性影院一区二区三区内射| 久久99久久99小草精品免视看| 国产精品成人99久久久久| 国产在线精品国自产拍影院同性|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YW| 95在线观看精品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久精国产一老狼| 久久se精品动漫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