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博鰲4月14日電(記者單憬崗)博鰲亞洲論壇年會首次舉辦的“華商圓桌會議”在今天下午舉行,來自1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30余名華商精英在圓桌會上暢談。他們紛紛認為,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為世界華商帶來了巨大機遇,華商要抓住這一機遇,力爭實現第二次成功創業。
“機遇大到無法形容”
“未來中國整個國家經濟將會更上一層樓,這是我們華商的機會。”主持會議并首先發言的泰國正大集團董事長、中國僑商投資企業協會會長謝國民,一開口就提出了這一命題。他舉例說,中國經濟迅猛發展帶來了物流業的繁榮,華商可及時引入先進技術與理念,投資到這個行業中。“物流將是中國最有前途的事業之一。”他說。
印尼力寶集團董事長李文正認為:“印尼需要大規模基礎建設,中國在這個方面有非常強的實力。而且中國企業正在走出去,可共同開發印尼豐富的資源,為兩國經濟服務。”他說。
香港亞洲金融集團董事長陳有慶等華商巨子也紛紛表達了類似的看法。最后,謝國民一再強調,中國未來發展帶來的“投資機遇大到無法形容”。
配合國家戰略商機無限
會上很多與會華商紛紛表示,自己仔細研讀了中國的“十二五”規劃,通過深入研究看清中國未來的發展趨勢,以從中找到新的投資機會。
“我們要抓住機會,看中國缺少什么,為中國的經濟發展做好補充。”謝國民舉例說,中國的外貿發展,帶來了巨大的進出口貿易機會,僑商應在海外當好橋梁,引進中國需要的進口商品,同時投資中國大力提倡的農業、服務業、物流業、高新科技業等產業。
香港世茂集團董事局主席許榮茂過去在大陸主要從事房地產業。他表示,世茂集團從去年就開始順應中國的潮流,準備發展現代服務業,大力開拓商業地產,因為這是現代商業的載體。與此同時,他們還準備聯合兩岸的高校,發起成立相關基金,研究發展信息產業,以配合國家發展高科技的大戰略。“只有配合好國家的戰略發展,才能獲得無限商機。”他說。
陳有慶認為,香港1/3人口與東南亞國家關系密切,作為國際金融中心,香港可發揮聯結內地與東盟國家的平臺優勢,提供金融服務。
抓住機遇轉型
“中國經濟正在加快轉型,我們華商也需要抓住機會,實現自身的轉型。”福耀玻璃集團董事長曹德旺認為,華商要在四個方面實現創新,一是觀念創新,忘掉過去、甩掉思想包袱,重新開始;二是推動企業體制的創新;三是推動管理創新,例如大力推動企業信息透明化;四是推動技術創新。
印尼金光集團董事長黃志源也強調,華商在新的時期應該有新的思維、找到新的企業發展模式。
“30多年前華商為中國的商業和觀念帶來了變革。”馬來西亞常青集團董事主席張曉卿認為,華商可發揮在當地國家的人脈資源,在協助中國企業走出去的同時,推動自身企業的發展。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