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展望未來共享繁榮”為主題的金磚國家(中國、巴西、俄羅斯、印度、南非)領導人第三次會晤14日在中國三亞舉行。會議發表的《三亞宣言》反映了五國在會晤各項議題上的共識,引起國際社會高度關注。
金磚國家合作機制形成時間不長,已經成為世界格局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在南非加入后,金磚國家的未來之路該如何走?中國、巴西、法國、南非、阿根廷和俄羅斯等的專家學者就此接受了新華社記者的采訪。
金磚模式成效幾何
中國改革開放論壇戰略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馬加力:金磚國家走到一起,就當今世界的一些重大問題進行磋商,尋求在國際金融、氣候變化、可持續發展等方面的共同語言,努力凝聚共識,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更為健康有利的國際環境,樹立了新興市場國家的整體形象。
南非國際問題研究所所長伊麗莎白·西迪魯保洛斯:金磚國家合作機制是新興經濟體經濟實力日漸強大、經貿合作與經濟往來不斷擴大的必然產物,也是代表發展中國家利益的集團。金磚國家合作機制在二十國集團內形成發展中國家的利益訴求,統一立場和行動步調,對于加速解決全球性問題起到重要作用。
阿根廷迪特利亞大學國際問題專家馬里亞諾·圖爾茲:金磚國家的密切合作與對話加強了發展中國家之間的“南南合作”,有助于發展中國家在國際金融和貿易體系中擁有更大發言權。
經濟發展與合作組織首席經濟學家帕多安:金磚國家合作機制是一個重要創新。希望金磚國家合作機制能夠促進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加強國際協作、同心協力共謀發展。
金磚合作能否制度化
馬加力:盡管金磚國家合作機制還不是一個國際組織,但它畢竟是一個正在孕育中的新的“生命體”,發展前景是十分光明的。不少現有國際多邊機制或組織,往往也是從不太成型到逐步成型,從不太成熟到逐漸成熟。所以,從發展趨勢來看,金磚國家合作機制必將顯現出旺盛的生命力。
圖爾茲:金磚國家還沒有一個固定的秘書處,也不是一個正式的國際組織。但是從長期的發展來看,金磚國家設立秘書處將是必然之舉,這樣才能將金磚國家之間的對話與合作制度化,才能使金磚國家扮演發展中國家“執行委員會”的角色和作用。
西迪魯保洛斯:很多國際組織都比較松散,采取輪值制度,目前的金磚國家合作機制也是如此。這種機制的好處在于行動自由,決策靈活,便于在具體問題上形成一致意見,表達訴求。如果金磚國家合作機制旨在解決全球性問題,就需要一個具體的執行機構來協調。
俄羅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副所長弗拉基米爾·波爾季亞科夫:金磚國家領導人峰會使金磚國家合作機制具備了“制度化”的特征,而且各成員國還舉行外長、財長、農業部長等會晤,也有專家、實業界人士的交流,合作層次和內容日益多樣化,未來發展潛力巨大。
巴西應用經濟研究所專家馬科斯·辛特拉:金磚國家合作機制尚處于初建階段,需要成員國領導人加強對話與交流,真正做到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和增進互信,在此基礎上達到互利合作的目的。在合作目標的選擇上,應該采取先經濟、后政治的原則,在循序漸進的情況下,不斷拓展和深入合作的領域與層次。
金磚國家如何擴容
馬加力:目前,不少發展較快的新興市場國家對加入金磚國家合作機制表現出濃厚興趣。現有成員應該明確,該機制是一個開放性的機制,歡迎那些具有一定經濟實力、相當人口規模、較強地區代表性和較大國際影響力的國家在條件成熟時加入。但是,如果繼續快速“擴編”,雖然整體上可壯大一些力量,但是也會出現成員間共同性下降、“公約數”縮小、決策力萎縮的可能性。因此,目前的迫切任務是加強五個“金磚分子”的凝聚力,避免出現“空心磚”現象。
西迪魯保洛斯:南非加入金磚國家合作機制后,增加了機制的代表性,預示一種新的全球治理模式的出現。從目前來看,金磚國家合作機制不宜迅速擴大。究其原因,一是加入金磚國家合作機制的標準沒有確定,二是盲目擴大會帶來組織協調方面的問題,不利于開展合作。
圖爾茲:金磚國家合作機制作為一個新興市場國家加強協調,以及新興市場國家和發達國家對話的平臺,其威望和作用將不斷提高,會有更多的新興市場國家向金磚國家合作機制靠攏。不過,“金磚”的擴張會是一個非常緩慢而謹慎的過程,新加盟的成員不僅要在政治上和經濟上具備充分實力,而且還需要得到金磚國家合作機制所有成員的認同。如果金磚集團擴容速度太快,反而會影響“金磚”的“成色”。
巴西瓦加斯基金會經濟學家溫貝托·西烏維斯:我個人不贊成金磚國家合作機制繼續擴容。首先,目前的成員國代表了各大洲相當部分人口和經濟實力,代表性已經足夠;其次,金磚國家合作機制尚屬初建階段,國家多了意見會分散,不利于更好地達成共識;最后,任何一個國際組織都需要一個穩固的“核心”,應該在這種核心形成之后,再考慮金磚國家合作機制擴容的問題。
俄羅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副所長安德烈·奧斯特洛夫斯基:金磚國家合作機制的擴容有利于提升機制的整體經濟分量和影響力,但從長遠考慮,目前夯實內部合作基礎更為重要。在未來幾年,各成員國應加強各領域特別是高科技和創新行業的內部合作,密切各國經貿和金融投資合作。(新華社)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