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椰子產業“錢”景可觀。本版照片均由本報記者 蘇曉杰 攝
記者手記
海南島被稱為椰島,這是打小就知道的事。椰汁、椰子糖、床墊、椰果……一系列讓人眼花繚亂的產品,在沒有深入了解椰子產業以前,記者曾一度以為,海南對于椰子的深加工已經夠深入了。但是,這一趟采訪走下來,才發現無論是從規模還是效益上,海南做的真是遠遠不夠。
椰子活性炭是性能最好的吸附劑,民用、軍用非常廣泛,但海南的椰子加工企業只能做半成品的活性炭,并且作為工業用途大袋大袋地往外賣,家居市場技術含量不高的產品卻不生產,“大頭”讓省外的廠家賺去了;椰殼紐扣,基本上沒什么技術含量的產品,也被老板粗加工后運到內地,賺取了極小部分的利潤,“大頭”又讓省外的廠家賺去了;椰子油,這種用途最廣泛的椰子產品,在海南幾乎沒有生產廠家,又一個“大頭”讓省外廠家賺去了。每采訪一家生產企業,總是慨嘆,為何我們自己島內的椰子加工企業,就抓不住“大頭”的利潤呢?
巴西年產15億顆椰子。在該國,有80余家椰子加工廠,其中的3家“龍頭企業”把持了大部分椰子的加工生產。而在年產2億多顆椰子的海南,椰子加工廠竟多達幾百家,其中僅文昌市東郊鎮就有椰子加工廠124家。而這124家企業年加工椰子僅6000萬顆,椰子企業規模可想而知。規模小了,資金有限,想深開發也難,又怎能賺來“大頭”的利潤。
小富即安,這是采訪中一些椰子加工企業老板給記者留下的印象。有得賺就行,產品賣完了就行,至于開發新產品,沒有銷售渠道,多冒風險呀!這里面固然有資金不足等因素的制約,但是,如果海南這個全國最大的經濟特區里的“椰人”們多點敢想敢干的進取精神,椰子產業的“錢”景不是會更好嗎!
(本報海口5月16日訊)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