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10月,三亞市耗資數千萬元對街區升級改造。今年初,一條集旅游購物、休閑娛樂、餐飲服務為一體的熱帶風情旅游商業街亮相。然而,停車尷尬頻現,三亞灣旅游商業街“遇冷”。對此,有關部門正積極協調,幫助商戶解決存在的困難。
從鳳凰島至新風路口這條長約500米的街區,曾是三亞最熱鬧的海鮮排檔之一。在海南紅太陽酒樓管理有限公司工作近10年的譚志鵬,如今已是酒店后勤部經理。在他印象里,三亞灣沿岸街區商業布局經歷過數次變遷。
“早期沿街許多商戶搭個棚就做生意。”形式簡單,商業布局也單一,多以海鮮大排檔為主。2005年以來,在三亞旅游業的帶動下,沿街商鋪越來越多,海鮮餐飲行業初具規模,市民游客紛至沓來,這條毗鄰三亞灣的街區成為鹿城門庭若市的商業街。
盡管如此,街區的綜合環境卻每況愈下。逼仄沆洼的街巷、老舊昏暗的民宅、燈光絢爛的商廈……人與車、新與舊、亂與雜在這里撞擊交織。一些在此經營多年的老商戶認為,以街為市、以地為攤、客貨雜行、商住交錯的經營格局,早已讓這條街區不堪重負。
調查顯示,街區共有16家商鋪,其中9家餐廳,主營新疆菜、湖南菜及海鮮排檔;另有6家地產銷售中心及1家茶葉特產店。由于街區功能混亂,沿街門面缺乏整體規劃設計,與風景優美的三亞灣路形成強烈反差。
城市發展日新月異,街區改造勢在必行。2010年10月,三亞灣旅游商業街項目啟動建設。這條耗資3700多萬元改造的集旅游購物、休閑娛樂、餐飲服務于一體的熱帶風情旅游商業街,地處市區與三亞灣路交界處,臨近鳳凰島,與解放路商業步行街步行僅5分鐘的路程,交通非常便利。且周邊有不少高檔社區以及頻繁造訪的郵輪客。將此路段重新打造,既可提升三亞灣及周邊區域的商業氣氛,也將為游客和市民提供更好的服務。
今年年初,三亞灣旅游商業街正式投入運營。大理石鋪就的街道,修葺一新的店面,從雜亂無序到整齊劃一,破繭成蝶的街區舊貌換新顏。
一塊“帶路停車”的招牌豎在路旁,48歲的保安黃阿東坐在太陽傘下抽著悶煙。“以前忙都忙不過來,現在客人少了,我也閑了下來。”過去,來此就餐的食客絡繹不絕,黃阿東指揮車輛進出忙得不亦樂乎;而今,黃阿東坐在路邊半晌卻等不來一輛車。
“街區環境變好了,生意卻不如以前。”5月30日,南島晚報記者在三亞灣旅游商業街采訪時聽到最多的一句話。為何出現此番現象?濱海一品鍋經理周慧欽的回答讓記者感到驚訝。“沿街連個停車位都沒有,客人自然不會來。”
原來,三亞灣旅游商業街改造后,對沿街停車進行了規范,不再允許車輛進入商業街停靠。為此,施工方抬高了商業街路牙,并在商業街路口處安裝球形石座,防止車輛擅自進入。
紅太陽酒樓后勤部經理譚志鵬告訴記者,由于來此就餐的食客多駕車,無法沿街停車帶來諸多不便。5月30日中午,記者巧遇一名駕車前來用餐的游客,當得知無法沿街停車后悻悻離開。放眼望去,偌大的商業街倍顯空蕩。
那么,三亞灣旅游商業街究竟有沒有配套停車位?答案是肯定的。
在位于商業街兩端各有一片停車場,可提供300多個停車位。但記者在兩個停車場看到,在此停靠的多為公交車和其他車輛。“停車場距商業街太遠,食客用餐后還要走數百米繞到停車場取車。”譚志鵬說,特別是烈日當頭或是刮風下雨,客人更不愿意來此光顧,久而久之人氣變淡了。
以紅太陽酒樓為例,商業街升級改造前每天可安排100桌生意,改造后每天不到60桌。采訪中,三亞東哥海鮮店經理陳傳東向記者道出了些許無奈:“街區改造后,老顧客都說環境變好了,但無法就近停車讓我們一下子少了許多回頭客。”
停車尷尬或許只是三亞灣旅游商業街“遇冷”的一個方面,但其凸顯的卻是令人關注的話題——大規模升級改造后,三亞灣旅游商業街能否再現昔日繁華。5月30日上午,當記者見到捷祥海鮮酒樓經理馬超群時,他和幾個員工正在為店面轉讓做準備。“生意一直不見起色,還不如把店暫時租出去。”記者了解到,三亞旅游商業街改造后,在此經營的海鮮餐飲店越來越少。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