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華網海南頻道6月3日電(記者王存福)當前,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發展正處于關鍵時期,海南近日出臺的《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實施意見》(下稱《意見》)表明,海南將多措并舉著重推進生物產業、新能源產業等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使其成為海南先導產業和支柱產業。
--戰略性新興產業將成海南先導產業和支柱產業
海南省發改委主任林回福表示,海南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目標是將其加快培育成為海南省先導產業和支柱產業。按照國家統一部署,近一階段重點培育和發展生物、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節能環保、新能源汽車等戰略性新興產業。
《意見》提出了海南省戰略性新興產業到2020年的分兩步走發展目標:第一步到2015年,戰略性新興產業在生產技術水平和綜合效益方面,形成3-4個全國領先的行業,對產業結構升級的推動作用顯著增強,增加值占全省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6%左右。第二步到2020年,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全省生產總值的比重力爭達到全國平均水平,生物、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成為海南省支柱產業,高端裝備制造、節能環保、新能源汽車產業成為先導產業的協調發展格局初步形成。創新能力大幅提升,掌握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在局部領域達到國內外領先水平;形成一批具有國內外影響力的大企業和一批創新活力旺盛的中小企業;建成一批產業鏈完整、創新能力強、特色鮮明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區。
《意見》提出了海南在生物產業、新能源產業、新材料產業、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高端裝備制造產業、節能環保產業、新能源汽車產業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點發展領域。
生物產業:著重打造金種子工程,加快南繁育制種基地建設,大力發展糧菜果的優品育種;發展水產苗種及海洋生物優品育種。大力發展生物制藥,建設國內先進水平的新藥研發平臺,增強南藥、黎藥、海洋藥物的自主研發能力。加快先進生物醫學工程產品的研發和產業化,建立人工皮膚組織庫,發展再生醫學,培育微創整形再造美容產業。
新能源產業:大力發展太陽能光伏發電等材料生產項目,培育從硅片到太陽能電池的完整產業鏈,加快太陽能熱利用技術推廣應用,開拓多元化太陽能光伏光熱發電市場。積極推進生物柴油等生物質能源開發。
新材料產業:發展汽車、航天等先進裝備制造業發展所需新材料。大力發展特種玻璃、航空航天玻璃、生物纖維膜等新型材料。發展工程塑料等先進結構材料。發展通信級塑料光纖產業。擴大可降解塑料制品的產能。發展新型建材等產業。
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重點支持實施寬帶網絡倍增工程,促進物聯網建設,發展基礎軟件、數據備份庫、應用軟件等產品開發,提升網絡增值服務等信息服務能力。加快旅游、農業、醫衛等重要基礎設施智能化改造。發展軟件研發、服務外包、信息技術培訓等產業,早日建成國家軟件產業基地。積極發展動漫等文化創意產業。
高端裝備制造產業:以滿足國際旅游島建設發展需求為導向,發展高端旅游裝備技術研發和產品制造。鼓勵發展旅游房車、越野和戶外運動、潛水、高爾夫等相關制造業;培育航空修造業。發展游艇、修造船業、海洋工程裝備制造。引進輕型水上飛機等項目。
節能環保產業:鼓勵發展小城鎮生活污水處理、城鄉生活垃圾轉運技術和成套設備生產和應用。加快建設廢舊商品回收利用體系。加快農村沼氣項目實施,積極推進海水淡化及綜合利用。
新能源汽車產業:大力推進高能效、低排放節能汽車產業發展。著力突破整車技術、動力電池、電子控制領域關鍵產業化核心技術,推進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純電動汽車推廣應用和產業化。開展燃料電池汽車相關前沿技術研發。
[page]--海南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機遇與挑戰并存
海南省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戰略性新興產業是國家確定的以重大技術突破和重大發展需求為基礎,對經濟社會全局和長遠發展具有重大引領帶動作用,知識技術密集、物質資源消耗少、成長潛力大、綜合效益好的產業。海南省具有培育和發展好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條件和潛在優勢,必須主動搶抓機遇,加快實現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發展目標。
海南省區位獨特,生態環境優良,熱帶海島的綜合資源條件較好,資源開發潛力巨大。進一步加大力度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可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創造出更多的就業崗位,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促進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
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是推動海南省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快速崛起,實現跨越發展的重大舉措。海南省具備發展知識密集型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潛在優勢,一批太陽能項目陸續開工建設,將形成全球最大的光伏產業基地;國內外著名信息企業相繼落戶,推動了新能源、新材料、電子信息等產業的迅速壯大,為海南省低碳、高效、可持續發展打下了重要的產業基礎。充分利用好海南省經濟特區的政策體制優勢,加大引進力度,能夠較快地培育和發展好戰略性新興產業,從而提升海南省產業層次,高起點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增強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
這位負責人表示,當前,海南省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也面臨嚴峻挑戰。產業開發層次低、結構不優,整體基礎薄、技術弱、集中度不高、價值鏈短,高技術人才缺乏,人均地方生產總值多年低于全國平均水平等問題突出。2009年海南省全社會研發(R&D)投入占全省生產總值的比重僅為0.35%,遠低于全國1.8%的平均水平。企業技術創新能力不強、掌握的關鍵核心技術少,國家認定的729家企業技術中心海南省僅2家。支持創新創業的投融資和財稅政策、體制機制不完善。有利于產業發展的投資環境有待進一步加強。
[page]--多措并舉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
海南省發改委產業處處長高佃恭表示,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必須多措并舉。
一是加強產業關鍵核心技術和前沿技術研究。力爭將海南省生物育種建成在全國具有較強競爭力的產業,生物技術藥物研發、信息服務應用進入全國先進行列,力爭在太陽能光伏光熱產業、海洋資源開發等領域取得重大突破。緊跟國家在生物、信息、空天、海洋、地球深部等基礎性、前沿性技術領域的重大部署,加強交叉領域的技術和產品研發,提高基礎技術研究水平。
二是加大企業研究開發的投入力度。對面向應用、具有明確市場前景的政府科技計劃項目,建立由骨干企業牽頭組織、科研機構和高校共同參與實施的有效機制。建設南繁育種工程實驗室、熱帶海水養殖技術重點實驗室、創新藥物研發及產業化中心、特種玻璃技術研發中心、光伏電池研發中心、通信與網絡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汽車工程研究中心等若干具有先進水平的科研平臺。加強產業集聚區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建設,促進中小企業創新發展。
三是推進重大科技成果產業化和產業集聚發展。完善科技成果產業化機制,加速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推動具有優勢的產業向園區集聚。培育洋浦經濟開發區、海口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海口綜合保稅區、老城經濟開發區、東方工業園、昌江循環經濟工業園、定安塔嶺工業園、陵水低碳科技園、海南生態軟件園、三亞創意產業園、文昌神州數碼信息產業園、海南三亞國家農業科技園、海南儋州國家農業科技園以及萬寧、儋州木棠等一批創新能力強、創業環境好、特色突出、集聚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示范基地,形成增長極,輻射帶動周邊發展。
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徐逢賢說,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必須健全財稅金融政策支持體系,加大扶持力度,引導和鼓勵社會資金投入。具體包括加大財政支持力度,完善稅收激勵政策,支持金融機構加大信貸投放,積極發揮多層次資本市場的融資功能,大力發展創業投資和股權投資基金等。
徐逢賢表示,海南要切實加強戰略性新興產業生產的要素保障。在堅持節約集約用地的前提下,對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優先安排用地預審,確保項目及時落地、按期投產。統籌協調戰略性新興產業特別是集中區的用地需求,加快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產業集中區等各類建設項目用地指標統籌納入當地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安排。符合條件的公益性科研機構用地可以劃撥方式供地。加強供水、供電和供氣能力建設,落實天然氣用氣指標、直購電試點工作等政策,確保海南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用水、用電和用氣需求。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