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2010年海南省海口市環境狀況權威發布
2010年海南省海口市環境狀況權威發布
來源:海口晚報     作者:蔡于博    2011-06-04

海口市2010年度環境狀況公報

  綜 述

  2010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海南省海口市的環境保護工作,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鞏固和發展國家環保模范城市工作為載體,以污染減排為抓手,在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同時加大環境保護工作力度,使我市的環境質量持續保持優良水平,城市環境空氣質量優良率均為100%,環境功能區水體達標率為100%,飲用水源地和地下水質達標率為100%,內河湖泊經過整治后水質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區域噪聲保持穩定,道路交通噪聲污染仍然較重,生態指數逐年提高,生態環境現狀為優,環境質量總體良好,局部得到一定的改善,環境污染穩中有降,環保工作取得了成效。

環境質量


各區空氣中二氧化硫年均濃度值(單位:毫克/立方米)

 


各區空氣中二氧化氮年均濃度值(單位:毫克/立方米)

 


各區空氣中可吸入顆粒物年均濃度值(單位:毫克/立方米)

 

一、環境空氣質量

  2010年海口市環境空氣質量繼續保持優良水平,全年空氣質量優良率為100%,API一級天數為299天,二級天數為66天,優良率(API指數≤100的天數)為10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顆粒物的年日均值均達到環境空氣質量一級標準。

  2010年海口市全年共采集降雨樣品214個,全年降水pH范圍在4.63-6.84之間,酸性最大的一次出現在龍華區海口市監測站測點。全市降水pH年均值為5.60,酸雨率為32.2%。

  本年全市降塵平均值為3.78噸/平方公里.月,其中清潔對照點的年平均值為3.87噸/平方公里.月。評價標準為6.87噸/平方公里.月,降塵監測結果達標。

  2006-2010年環境空氣質量變化趨勢:二氧化硫年均值有明顯下降趨勢,可吸入顆粒物年均值有下降趨勢,但并不明顯。降塵的年均值有明顯的上升趨勢,二氧化氮和綜合污染指數有上升趨勢。降塵和二氧化氮的污染負荷比重有明顯增加。

[page]

  二、地表水環境質量

  2010年海口市地表水和地下水環境質量總體狀況良好。河流、湖泊、水庫水質總體保持穩定,部分河段水質與上年相比略有改善。集中式地表水飲用水源地水質符合國家飲用水源水質要求。近岸海域海水水質主要指標達到相應的功能區標準,假日海灘浴場水質質量等級為二類,游泳適宜度為良。

  河 流

  全年共監測河流河段四條,長127.66公里,達標河段長度百分比為100%。全市II類、III類水質河長占監測總長度的58.75%,IV類、V類水質河長占監測總長度的41.25%。主要污染指標為生化需氧量、氨氮和總磷,污染類型屬有機污染型。

  四條河流河段中,南渡江水系水質最好,其中龍塘段為飲用水源地一級保護區,水質為II類水,五源河、美舍河水系水質總體較差。

湖 泊

  全年共監測湖泊水庫5個,水面面積378萬平方米。達標湖泊水面面積百分比為80.47%,II類、III類水質湖泊1個,占監測湖泊水面面積的38%;IV類、V類水質湖泊4個,占監測水面面積的62%。重點湖泊水庫中永莊水庫為飲用水源地保護區,水質為II類,水質達標。本市湖泊主要污染物為總氮、總磷和生化需氧量,污染類型為有機污染型。


海口市近海岸域水環境功能區質量監測點位

 

  近岸海域

  海口灣近岸海域水質監測設九個監測點,假日海灘浴場點位功能為海水浴場,東寨港為紅樹林保護區,三連村出海口、桂林洋、環島海灘、榮山寮均為濱海旅游風景區,秀英港、粵海鐵路南港為港口功能區,海口傾廢區區域的主要功能為納污。

  2010年水質現狀:東寨港、桂林洋水質現狀為一類,三連村出海口、假日海灘浴場、粵海鐵路南港、榮山寮為二類,環島海灘、秀英港、海口傾廢區為三類。各點位水質均達到或優于功能區水質要求。

  2006-2010年地表水環境功能區水質變化趨勢

  南渡江海口段水環境質量良好,水質保持Ⅲ類;南渡江支流海甸溪水質保持Ⅳ類,主要污染物為氨氮、總磷、石油類,污染原因主要為船舶排污污染和生活污水面源污染。美舍河、五源河水質變化不大,均以Ⅴ類水質為主,污染來源于周邊生活源和畜禽養殖業。

  湖泊、水庫的水環境質量狀態較差,除云龍水庫水質為Ⅳ類外,東西湖、沙坡水庫、工業水庫均以Ⅴ類水質為主,以氮磷營養鹽為主要污染物。云龍水庫營養狀態為中營養,其他湖庫均為輕度富營養。

  近岸海域海水主要污染物為無機氮,除了環島海灘、秀英港和海口傾廢區三個點位的無機氮指標超海水水質二類標準,其余點位的海水指標均達到二類海水水質標準,其中三連村、東寨港、假日海灘水質較好。

[page]

  三、聲環境質量

  2010年海口市聲區域環境噪聲保持穩定,交通噪聲有明顯上升。

功能區環境噪聲

  全市各類聲環境功能區監測結果顯示,1類區(居住文教區)、2類區(居住、商業、工業混雜區)、3類區(工業區)和4a類區(交通干線兩側區域)晝間等效聲級年均值達到國家標準。

  區域環境噪

  市區建成區區域環境噪聲平均值為55.4分貝(A),與2009年持平。

  道路交通噪聲

  市區建成區道路交通噪聲平均值為67.7分貝(A),比上年上升了0.3分貝(A)。

  2006-2010年海口市聲環境質量變化趨勢

  區域噪聲呈波動式上升,交通聲2006至2009年間呈下降趨勢,但是2010年有較明顯回升。目前,影響海口聲環境質量的噪聲源有為三類:一為社會噪聲(含生活、娛樂場所、商業活動等產生的噪聲),占68.32%;二是交通噪聲,占23.76%;三是建筑施工噪聲,占4.46%。從噪聲源的構成上看,海口市的噪聲污染主要來源于社會噪聲和交通噪聲,噪聲擾民仍是群眾環境投訴的熱點。

[page]

  四、輻射環境

  海口市輻射環境常規監測涵蓋了空氣、沉降物、地表水、飲用水、土壤和城市電磁輻射環境等內容,監測結果表明,海口市各個監測點位的γ輻射空氣吸收劑量率、沉降物、地表水、飲用水中的總α、總β水平,土壤放射性核素鈾-238、釷-232、鐳-226和鉀-40含量以及城市電磁輻射水平均保持相對穩定,未發現異常情況。主要輻射污染源中波發射臺和輸變電系統設施,監測數據結果表明,各個監測點位的電磁場的場強保持相對穩定,未發現異常情況。

  五、生態環境

  運用遙感技術對海口市生態環境狀況進行評估分析,分析結果表明,海口市生態環境指數介于70.9~77.09之間,生物豐度指數、植被覆蓋度指數、水網密度指數、環境質量指數均為優良。2005至2007年EI指數為“良”,2008年和2009年EI指數為“優”2009年海口市生物豐度指數、植被覆蓋度指數、水網密度指數、環境質量指數和EI指數分別比2005年有所增大,增加幅度分別為2.67、1.83、25.66、0.189和6.19。2008年和2009年比2005年生態環境質量明顯變好。

污染物排放

  廢 氣

  2010年全市二氧化硫排放量為647噸,比上年增加126噸,同比上升24.18%,但控制在省下達的控制指標700噸以內。煙、粉塵排放量為692.73噸,比上年下降3.6%。污染源監測結果顯示,全市主要企業污染物排放濃度達標率為100%。

  廢 水

  2010年全市化學需氧量排放量為9991.9噸,比上年削減4663.9噸,同比下降31.8%。全市重點工業企業廢水排放達標率為100%。

  城市污水處理集中率分別由2009年的83.18%提高到2010年的95.80%。

  固體廢物

  2010年度工業固體廢物產生量總計為4.146萬噸。其中處置量0.123萬噸,綜合利用量4.017萬噸,貯存量0.006萬噸,處置利用率為100%。

  全市產生的生活垃圾量為43.80萬噸,衛生填埋的有41.95萬噸。全年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為95.78%。

  2010年醫療危險廢物產生量為1411.7噸,集中處置量1411.7噸,全部焚燒處理,處置率為100%。工業危險廢物產生量為1004.1噸,處置量為933.1噸,綜合利用量71.0噸,處置率為100%。

  2006-2010年海口市污染物排放變化趨勢

  二氧化硫排放量年均減少7.23%,萬元工業增加值二氧化硫排放量年均減少13.69%;煙塵排放量年均減少1.42%,萬元工業增加值煙塵排放量年均減少8.37%。

  廢水排放量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均呈下降趨勢。工業廢水排放量年均減少4.28%,化學需氧量排放量年均減少3.57%;生活污水處理率提高至95.66%,化學需氧量排放量年均減少3.98%。從廢水污染物排放強度看,萬元工業增加值廢水排放量年均減少7.08%;萬元工業增加值化學需氧量排放量年均減少6.36%。

[page]

環境監管

  規 劃 投 資

  2010年全年城市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污染源治理、污染治理設施運行、環境管理能力建設等環保投資達到14.94億元,占全市地區生產總值的2.53%。2006-2010年全市累計環境保護投資總額為33.65億元,環保投資占國民生產總值的百分比平均為2.25%。

  環 境 準 入

  嚴格了環保準入,堅持依法審批,對不符合國家和本市產業政策、環保要求的建設項目,不予審批或暫緩審批。同時,加強了公眾參與、形式審查、專家論證、技術評估。加強了建設項目驗收監管,2006年以來當年開工建設的項目環評執行率為100%;當年環保驗收的建設項目 “三同時”執行率為100%。核發和換發全市涉源單位和射線裝置單位輻射安全許可證,將全市輻射工作單位全部納入安全管理。

  污 染 減 排

  “十一五”期間,我市把主要污染物減排作為環保工作的總抓手,創新工作思路,完善工作措施,狠抓工作落實,全市環境質量持續改善,主要污染物減排工作取得了積極進展和階段性成果。我市“十一五”期間每年都完成省政府下達的主要污染物減排指標控制任務。

  嚴把建設項目審批關。堅持以源頭控制來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嚴格控制主要污染物新增量。堅持四個必須符合的審批原則,堅決拒批高污染、高能耗以及沒有主要污染物總量控制指標的項目。3年來,先后否決了各類不符合環保要求的項目116個。

  加大環境監督管理和執法力度,加大對我市重點排污行業的監管,確保達標排放,并引導企業建設中水回用項目,進一步消減COD排放量。督促重點污染企業完成自動監控設備建設,并與我市自動監控系統聯網,確保已建成的治污設施穩定運行,我市污染源自動監控中心于2009年8月通過國家驗收,目前運轉正常。

  開展畜禽養殖環保綜合整治工作,根據《畜禽養殖污染防治管理辦法》的要求,規范養殖場的環境管理,逐步削減畜禽養殖業的污染負荷。

  監 察 監 測

  開展污染企業的排污申報登記和核定工作,對轄區內的污染源進行全面模底調查,準確全面掌握污染源和污染物排放的種類、數量等情況,重點工業企業和污水處理廠排污申報率達100%,重點污染源檔案完整率達100%。

  規范發排污收費。積極拓展排污費征收費源,加大排污費征收力度,加強排污費稽查,促進了排污申報與排污費征收工作進一步規范,貫徹執行排污費政務公開制度,公開排污收費程序、征收標準,排污收費逐步實現“陽光收費”。

  市的環境監測部門圍繞國家環保部提出的“三個說清楚”要求,較好地完成了環境質量監測、污染源監督性監測等工作,為我市的環境保護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技術保障。環境監測能力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下不斷得到提高,目前我市環境空氣質量實行24小時自動監測。南渡江國控斷面水質自動監測站以及龍塘飲用水源自動監測站即將完成。

“十二五”環境保護展望

  “十二五”環境保護規劃作為中央提出建設生態文明后的第一個五年環保規劃,緊緊圍繞《國務院關于推進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的將海南建設成“世界一流的海島休閑度假旅游目的地、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的戰略定位,建立與國際旅游島發展要求相適應的生態環境體系,確保生態環境質量繼續保持全國領先水平,可持續發展能力進一步增強。確定“十二五”環境保護規劃的目標為:到2015年,以高新技術、清潔生產、循環經濟為主導的生態產業體系基本形成,環保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備,生態環境質量繼續保持全國一流,形成先進文明的生態文化體系,將海口市建成為全國生態文明示范城市。

相關推薦
最熱評論
驗證碼:發表評論
熱新聞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

500av大全导航精品|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郑州公司| 国产精品福利午夜在线观看| 久久的精品99精品66| jazzjazz国产精品|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红| 亚洲国产精品VA在线看黑人 | 国产精品视频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小说| 久久九九精品国产综合喷水| 亚洲欧洲精品成人久久曰影片| 中文字幕精品三区无码亚洲| 久久亚洲精精品中文字幕|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国产精品宾馆在线|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国产潘金莲 | 久久精品久久久久观看99水蜜桃| 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被多人伦好爽| 国产精品扒开做爽爽爽的视频| 国产91精品在线观看|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综合 | 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久久精品国产黑森林| 男女男精品视频网站在线观看| 宅男宅女精品国产av天堂| 88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亚洲欧洲精品| 久久精品成人免费观看97| 五月天婷亚洲天综合网精品偷| 精品国产呦系列在线看| 亚洲熟妇久久精品| 国产福利微拍精品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水蜜桃av综合天堂| 久久精品国产99精品国产亚洲性色| 正在播放酒店精品少妇约| 尤物国精品午夜福利视频| 国产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午夜精品射精入后重之免费观看| 7777久久久国产精品消防器材| 爱看精品福利视频观看| 久久国产综合精品五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