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土的漢代軍隊銅鼓(漢武帝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前伏波將軍路博德征戰嶺南,首開珠崖、儋耳兩郡,海南島正式劃歸中國版圖,逐漸融入中原文化。后因島上土著居民反抗,珠崖、儋耳兩郡先后罷廢近百年。東漢建武十八年(42年),后伏波將軍馬援平定交趾郡反叛,復立珠崖郡、縣機構,修筑城郭,穿渠灌溉以利當地民眾,海南又重新歸屬中央政權。)
人民網海南視窗7月22日訊(實習生付超攝影報道):
7月21日上午,記者來到海南省博物館海南歷史陳列展廳繼續探尋海南歷史文化的痕跡。漫步歷史文化展廳,從原始居民的刀耕火種到漢武帝的開疆拓土,從逐客萬里投荒到海南名士的挺然崛起,從二十三年紅旗不倒的革命精神到融中外于一身的海南風情,所有這一切都成為了海南人民最寶貴的精神財富和歷史遺產。

三亞落筆洞遺址復原 海南早期人類依據自身對環境的駕馭能力,逐步從遮風避雨的洞穴走向開闊的河谷與臺地平原,開拓眼界,認知寶島,不斷地對海南進行新的探索。目前。海南省發現的200余處石器時代文化遺存,便是先民們留下的幽遠足跡。1992-1993年,經海南省博物館等單位考古發掘,落筆洞遺址出土人牙化石和大量石器、骨角器等生產生活用具,洞內殘存亞洲象、華南虎等豐富的哺乳動物化石和大量貝類殘骸,說明在距今一萬年前,落筆洞人以狩獵、捕撈、采集為生。

巾幗英雄冼夫人 冼夫人(515-602年),南北朝高涼(今廣東高州)人。梁朝末年,冼夫人丈夫、高涼太守馮寶卒,嶺南大亂,冼夫人安撫部眾,率兵平叛。隋朝開皇九年(589年),冼夫人率百越部落10萬余峒歸附隋朝,請置崖州,結束了海南島久亂不能統一的局面。冼夫人神勇非凡,赤心報國,對維護國家統一、民族團結、促進經濟發展起了巨大作用,被周恩來總理譽為“巾幗英雄第一人”。每年農歷二月初六開始,瓊北地區的“鬧軍坡”就是模仿冼夫人當年出軍而舉行的活動。

女紡織家黃道婆 黃道婆(1245-1306),松江烏泥涇(今上海市徐匯區)人。少女時代流落崖州(今三亞、樂東一帶),在與黎族人民朝夕相處近40年中,學習掌握了黎族婦女特有的紡織、印染等技術。元貞年間(1295-1296年)回到故鄉。改造彈、紡、織工具,傳授錯紗、配色、綜線、摯花等方法,對我國棉紡織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蘇軾——海南萬里真吾鄉 蘇軾(1037-1101年),四川眉山人。北宋時期文學革新運動的領袖人物,唐宋八大家之一。曾任禮部尚書等職。北宋紹圣四年(1097年)因“烏臺詩案”,62歲的蘇東坡貶瓊州別駕,安置昌化軍(今海南儋州市)。在海南的3年間,他向當地老百姓學習栽種、釀酒、作墨,過著自種自食的田園生活;他與各地朋友相互唱和,寫下大量詩文;他傳教授業,海南人士多從之游,學生姜唐佐“白袍瑞合破天荒”成為海南第一位考中舉人者。蘇東坡推動海南文明進程,是澤被海南的一代宗師。

滄海云帆 鄭和本姓馬,小字三寶,回族,云南人。永樂三年(1405年)明成祖命鄭和為主使,王景鴻為副使,率領船隊出使西洋。船隊共有各類人員共27800余名,擁有62艘大海船,其中,兩千料海船長44丈,寬18丈,隨船攜帶大量金銀,故稱寶船。在此后的30余年的時間里,鄭和率船隊七下西洋,縱橫30多個國家,最遠到達非洲索馬里一帶,開辟了波瀾壯闊的海上絲綢之路。

清官海瑞
海瑞(1514-1587),自號剛峰,瓊山朱桔里人。明嘉靖二十七年(1549年)中舉,由南平教諭,升任淳安、興國知縣,推行清丈、均徭,明察秋毫斷疑案。任戶部云南司主事時,上“直言天下第一事疏”,批評世宗迷信道教,不理朝政等等,被捕入獄。任應天巡撫時,推行“一條鞭法”,令官吏退田,被革職回鄉閑居16年。后再被啟用,力懲貪污,病逝于任上。海瑞為官剛正不阿,清正廉潔,是中國歷史上“清官”的代表人物。

海南歷史文化街 民國十五年(1926年),??趶沫偵娇h分出,設立??谑小:?谑姓d大興土木,擴大城市;拆掉明朝初年修建的??谒?,將5-6米寬的石板路擴建成能夠行駛汽車的水泥街道。在此前后,南洋華僑于今中山路、博愛路、新華路、得勝沙路等地興建中西合璧的騎樓建筑八百多棟,沿街商鋪林立,郵局、銀行、使館、醫院等相繼建立,成為民國石器海南島上最繁華、最具南洋風情的騎樓建筑街區。

瓊崖豐碑 1926年,中國共產黨瓊崖第一次代表大會在海口市召開,中國共產黨從此成為瓊崖革命的核心,帶領人民開展武裝斗爭。這支武裝由瓊崖討逆革命軍發展成為工農紅軍、抗日獨立支隊、獨立縱隊,是中共領導下的人民武裝的組成部分。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經受了嚴峻考驗、長期件事艱苦卓絕的斗爭,繼而成為瓊崖人民抗戰的中流砥柱,接應和配合人民解放軍野戰部隊渡海作戰解放海南島,創造了孤島奮戰二十三年紅旗不倒的光輝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