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據美麗的黎族傳說故事建成的鹿回頭雕塑,被譽為三亞市的標志。 本報記者 李英挺 攝
三亞作為全省城市雕塑試點,以4個選點向全國征集雕塑作品設計方案的形式,邁開了城市雕塑推進的步伐。三亞城市雕塑的歷史如何,今天又需要什么樣的作品與時俱進?相關工作負責人和專家、市民們各有觀點。
三亞城市雕塑不少
仔細想想,三亞知名的雕塑還真不少,依次數來,有《鹿回頭》雕像、南海觀音像、亞龍灣圖騰柱、《鑒真登岸》雕像群等。
《鹿回頭》雕塑矗立在鹿回頭公園五嶺的最高峰,高12米、長9米,寬4.9米,獵手和鹿女依偎在鹿的兩側,凝結成三亞別稱“鹿城”。
南海觀音像落成后,據說世界佛教地圖改版重修,必須將觀音像的位置標注。此像一經落成,往南山拜觀音的勢頭很快趕超了游覽天涯、海角二石。
亞龍灣中心廣場圖騰柱以雕塑群向大地和大海延伸,它高26.8米,由200多塊巨大的花崗石和直徑2.5米的鋁合金柱組成,上面雕刻有龍、鳳、太陽鳥、魚以及風雨雷電四神的圖案,引人無限遐思空間。
坐落在三亞大小洞天的《鑒真登岸》群雕,以鑒真及其弟子第五次渡海漂船著陸的史實為題材。5尊相對獨立的石像,由左而右第二個為鑒真,鑒真的右邊是日僧榮睿,左邊第一人為祥彥,左第二人為思托,最末一位是日僧普照。
此外,三亞的一些景點景區都有雕塑,也有城市街頭小品。
公開征集的三亞優勢
值得一提的是,三亞4處作品中,雕塑家林毓豪就參與或獨立完成了兩處(鹿回頭、鑒真登岸群雕)。數十年過去了,老一輩雕塑家已經逝去,當三亞走進新時代,一個新的平臺呈現在本世紀廣大雕塑藝術家面前。
負責三亞城市雕塑工作的三亞市規劃局副局長藍武軍調查發現,三亞的城市雕塑對雕塑藝術家來說,具有強大的誘惑力。“就拿上海和三亞做比較,上海的城市雕塑背景只有高樓大廈,不僅單一,而且比例懸殊。而三亞藍天、碧海、青山、河流、港口,背景既豐富又美麗。”藍武軍說,完美自然元素構成的城市環境就是一塊絕美的畫布。
“每到夜間在三亞的主城區,半山半島新區等地,仰頭就能夠看到燈光映射中的鹿回頭像。”住在三亞港的市民林斌先生認為,這就是三亞最有魅力的地方之一。
對此次公開征集城市雕塑方案,藍武軍肯定了三亞的優勢,建筑和雕塑都是空間藝術,城市雕塑屬于環境雕塑,三亞一流的環境更在乎外在藝術形式和內容兩者的完美統一。
期待永恒作品問世
在《三亞市征集城市雕塑設計方案的公告》中,有一段城市介紹:三亞古稱崖州,地處中國海南島最南端,是我國著名的熱帶城市,這里自然風光美麗,生態環境優良,是建設濱海旅游城市的寶地。全市面積1919.6平方公里,境內海岸線209.1公里,有19個港灣,主要島嶼10個。是一個黎、苗、回、漢多民族聚居的地區。
“這段文字一方面簡單的介紹了三亞,告知應征者三亞的資源環境優勢,另一方面也提示了雕塑需依托的城市文化內涵。”政協委員朱傳華認為。
征集公告的說明較為籠統:建設國際性熱帶濱海旅游城市是三亞市的基本定位。城市雕塑設計應堅持內容健康、藝術形式完美、布局合理、保證質量以及與城市整體環境統一、協調的總原則。突出三亞旅游、休閑與環境的和諧主題,體現三亞城市的個性特色、城市文化、人文精神、時代風貌。選用材質與內容統一協調,尺度宜人。
“公園里的雕塑應該輕松一點,詼諧一些。”“市區里的雕塑要將游客從海邊吸引到市區來留念。”“如果公園要是生活型的,那廣場就應該是主題式的。”市民們紛紛表達自己的觀點。
“我們不給雕塑師們下任何條條框框,只要三亞的城市雕塑能在繼承前人的基礎上,再邁出一大步,吸引一大批優秀的藝術家參與。”藍武軍表示。
整個三亞都在期待永恒的作品問世。
(本報三亞6月7日電)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