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破解《檳榔·古韻》神奇密碼
破解《檳榔·古韻》神奇密碼
來源:海南日報     作者:符心云    2014-01-29

  游客在檳榔谷觀賞《檳榔·古韻》大型歌舞演出,感受黎苗民俗文化。 本報記者 武威 通訊員 雷強 攝

  ■ 本報記者 黃媛艷

  “藤竹編秋色,黎錦織春光,檳榔谷,長檳榔。哩咧唱太陽,叮咚敲月亮,黎歌亮,苗鼓響……”今天下午,陶醉在大型原生態實景演出———《檳榔·古韻》悠揚的黎歌中,來自成都的游客胡彬禁不住打起了節拍。

  “這是一個深遠古老的神秘民族對本民族文化的堅定守護。”胡彬的贊譽絕非孤例。萃取百年黎苗文化的精髓,根植悠久本土文化的積淀,這朵“古韻之花”綻放四海、香飄世界。

  植根于黎苗文化的古韻悠長

  再次坐在觀眾席中,觀看已滿3周歲的《檳榔·古韻》演出,檳榔谷景區副總經理陳國東心中感概萬千,身為親歷者,他深知其中的艱辛與坎坷。

  放棄公務員身份毅然闖商海,身懷侗族血統執拗于挖掘少數民族文化、闖海十余載毅然投身甘什嶺莽莽山林中尋覓黎苗文化的魂……陳國東的人生不缺故事。讓一個不缺故事的人打造一臺演出,應該成竹在胸。他發現了檳榔谷景區賴以維系的根———厚重的少數民族文化。

  景區專門成立非物質文化遺產工作小組,多次深入東方、白沙、昌江、樂東、瓊中、五指山、保亭等黎族、苗族聚居區域實地蹲點考察,致力于搶救、收集民間傳統生產、生活器具,手工藝品和重要文物,拍攝、記錄黎苗族建筑、社會生活方式和發展狀態;

  黎族竹木器樂表演區、黎族織錦館、黎族民俗風情館、黎族陶藝館、文身館、屋群、牛文化館、竹藤工藝編織坊、百年谷倉群、黎族器樂八大件等一大批珍貴的歷史遺存和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和保護傳承場館遍布景區;

  景區內展示和收藏了海南傳統文化保護遺產相關文物500多件,在被列入海南省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25個項目中,檳榔谷展示了其中的11項……

  “沒有名導、名演,沒有大手筆制作,我們靠什么和其他演藝競爭?少數民族文化是我們最獨特、最寶貴的資源,其實我們只需將自己既有的節目規模擴大,品位提升,讓黎苗文化‘活’起來,就夠了。”陳國東說。

  半年磨一劍。莫柯透露,2011年元旦,重新亮相的《檳榔·古韻》節目由3個增加到8個,整場音樂是從海南眾多方言區優秀的原生態音樂當中篩選出來的,結合景區原著民文化特色進行加工,通過《鉆木取火》、《織黎錦》、《打柴舞》、《捏》、《夜探隆閨》、《黎族傳統服飾秀》、《豐收樂》、《叩拜帕曼情歌對唱》等節目,將黎族、苗族文化的神話傳說、服飾、工藝、生活起居、飲食、歌舞等巧妙融入其中。

  少數民族同胞演繹原生態歌舞

  困難還遠未終止。舞臺表現如果沒有演員的傳神演繹,再好的素材都將無法承載。可人才從哪尋?

  4年前,來自保亭甘什下村的黃朝龍走進檳榔谷,成為一名最普通的景區員工;可4年后,他成了景區舞臺最活躍的精靈,甚至遠赴瑞典、丹麥等國表演。

  “我從沒學過舞蹈或唱歌,只能在每天上午8點半到10點排練,排練完再回到崗位上,黎族歌曲從小就會唱,并不覺得排練辛苦。”黃朝龍說。

  在《檳榔·古韻》的120余名演員中,80%的演員是當地黎族苗族百姓,他們中幾乎沒人受過正規的歌舞訓練,而正是憑借著對本民族文化的喜愛,這群年輕人僅用一個多月的時間,就將一臺35分鐘的大型原生態實景演出古樸呈現。

  “檳榔搖曳,茅舍掩映,清新恬淡的樸拙氣息撲面而至,紋身紋臉阿婆坐在古老的船形屋中,踞腰席地織錦繡花,機杼聲咿呀作響,水車悠悠,言語晏晏,大膽的阿哥爬上樹梢吹響鼻蕭,柔情娓娓,蜜意婉轉,惹得阿妹們又是一番猜測笑鬧,這簡直就是桃花源的生活。”游覽的時間雖短,但來自陜西的游客劉軍還是連續兩次返場觀看《檳榔·古韻》,他認為,《檳榔·古韻》為游客打開了一扇認識海南少數民族文化之美的窗口。”

  “文化傳承是檳榔谷的生命線,我們致力于讓游客看到最原生態的黎族苗族文化,每天5場演出,無論你何時來觀演,一定每場都精彩。”檳榔谷副總經理周浩的這份自信離不開一系列制度支撐。

  跟著楊華走進演員宿舍區,墻面上詳細的節目演員安排、排練計劃、禮儀培訓讓人眼前一亮,不起眼的墻角,記者找到了讓演員們害怕的5張“處罰單”,晚歸喝酒、早會遲到、動作失誤……一張張不同名目的“處罰單”,道出了“古韻”悠長背后的秘密。

  古韻悠揚四海傳遞

  金杯銀杯不如百姓的口碑。漸漸地,《檳榔·古韻》在游客的眾口相傳中,開始走出國門,成為展示海南文化的一張名片。

  乘著沃爾沃帆船賽的東風,黃朝龍和4名同事踏上國際舞臺,以最原汁原味的黎苗文化演出,向世界賓朋展示中國海南少數民族文化的神秘魅力。

  短短的3年間,作為國家文化出口重點項目,《檳榔·古韻》先后隨著省市旅游推介、文化交流等活動,走訪10個國家;在“走出去”的同時,韓國YTN、澳大利亞《大洋日報》、美國《維加斯新聞報》、央視、石家莊電視臺等中外媒體也紛紛主動牽手檳榔谷,拍攝報道原生態的海南之美。僅今年1月份,該景區就已接待7家拍攝媒體。

  隨著知名度的提升,2013年檳榔谷全年接待游客近百萬,營業收入達到4200萬元。景區發展,身處于其中的員工和周邊居民是最大的受益者。

  72歲的甘什上村的居民唐秀蘭現在是檳榔谷的“明星”,得益于景區保護性的開發,她位于景區內的“船型屋”得到留存,每天,居住在船型屋的裊裊炊煙中,她接受著來自四海賓朋的問候,也傳遞著黎族最熱忱的問候“布隆”。

  “沒想到我這么老了還能在自己家里獲得收入,每天和這么多人一起聊天,很開心。”每月,唐秀蘭不僅能從景區獲得1500元的工資收入,還能從景區保留征用土地地面上的經濟作物的收益、土地租金收入和織錦等勞動產品的售賣中獲得收入。

  讓唐秀蘭更開心的,是每天能看到同樣在景區中就業的兒子。在檳榔谷景區,類似這樣一家數口都在景區工作的絕不在少數。得益于景區包容性發展的戰略,周浩透露,目前,甘什上村和甘什下村兩個村僅有水旱田203畝(人均0.53畝),農戶收入空間非常有限,景區已安排周邊兩個村莊及三道地區230多人到景區就業,在景區就業的973人中,其中少數民族529人,占54.36℅;同時,景區將大門附近建設的25個售貨亭交由甘什村出租管理,園內的水果一條街等商鋪也交由當地村民租用。

  黎苗古韻醉游人,原味文化彰異彩。讓我們循著《檳榔·古韻》的旋律,踏入悠悠黎村,尋找文化與市場交融的神奇密碼……

  (本報保城1月28日電)

相關推薦
最熱評論
驗證碼:發表評論
熱新聞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

国产精品爽黄69天堂a| 国产午夜精品一本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精品lv|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精品 | 国产在线观看高清精品| 亚洲日韩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精品国产_亚洲人成在线| 久久久久久人妻一区精品| 国产aⅴ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影院| 国产香蕉国产精品偷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无码AV不卡| 91精品国产网曝事件门|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不卡麻豆| 国精品午夜福利视频不卡757 | 国产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国产| 久久香蕉超碰97国产精品| 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小说| 国产av一区二区精品久久凹凸|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户外勾搭野战| 久久精品加勒比中文字幕| 久久996热精品xxxx|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无码| 2020国产精品| 久久久久久精品无码人妻| 欧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秒播|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网站| 精品国产乱码一二三四区五区| 亚洲精品午夜久久久伊人| 久久精品99香蕉国产|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精品|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观看| 精品熟女碰碰人人a久久| 99精品国产免费久久久久久下载| 亚洲AV无码精品蜜桃| 99精品国产三级在线观看| 久久久影院亚洲精品|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色婷婷| 亚洲色精品88色婷婷七月丁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