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訊 自2005年以來,省收藏家協會通過《海南日報》、海南電視臺《直播海南——寶島尋寶》、《尋寶到你身邊——環島行》、中央電視臺CCTV賽寶大會,第五屆全國收藏文化研討會及一系列展覽、鑒賞、拍賣、交流會等多種形式,帶領全省收藏界同仁,研究、探索、總結,合力推廣打造出的海南地域文化最具特點、最具收藏潛力的物質文化精品,黃花黎、海瓷、黎錦——海南三寶,已成為海南歷史文化、收藏文化、物質文化的典型代表。得到省委省政府及文化研究機構的多次肯定和鼓勵。特別是在第五屆全國收藏文化研討會和全國秘書長工作會議上,“海南三寶”已被全國藏界普遍認同和接受,而且國內新近出版的《中國古玩尋寶地圖》、《中國藝術品市場指南》、《收藏》、《中國收藏家通訊》、《收藏界》等主流收藏導刊都在全力推廣和介紹,已形成收藏界特別是海南收藏界追捧、收藏、研究的新一輪熱點。
勿用置疑,2006年新春以來,海南黃花梨收藏交流就掀起一股股熱浪,各路藏家都將黃花梨收藏當成重點,全線狂追,不論家私,板材、根料新舊一起,統一攬進。一時間黃花黎價格一路飆升,一張舊八仙桌起價8萬,一張新工案桌16萬成交,一對老料寶座椅38萬才到手,一張羅漢床開價100萬……。其它小料小件只要是花梨統統拿下。到了黃花黎與花梨木、降香黃檀與紫檀、老料新料、新工舊工,統統攬進,幾乎到了全島人人皆尋花梨的繁榮景象。
而相對的黎錦、海瓷,倒顯的較為冷靜。從最初通過民間熱追明清黎族織錦的收藏,到一些機構注重工藝的研究和藏品的保護,黎錦已申報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副省長符桂花牽頭主編的《黎族傳統織錦》已將民間收藏的精品收錄殆盡。因此黎錦的收藏已經上升到全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之中,成為海南民族文化的象征,一些奇妙的圖案、幕單、工藝還在進一步發現之中,一些精美之品及服飾文化仍逃不出藏家犀利的眼睛。
藏協理事聚會歐文齋鑒寶
海瓷由于海底沉船的嚴格保護,一些新出水的瓷器少至甚少。研究與收藏仍停留在原來散失于社會的碎瓷殘件之中,是國家收藏最后的補充。民間收藏從最初的所有海瓷統統收藏轉移到只追求釉色好,花紋深、器形大、料艷的完整器和元青花殘瓷的收藏中來,向追求窯口、精美器形等特性上發展,這已成為海瓷收藏研究的新起點。
海南三寶,是海南的植物之寶、藝術之寶、貿易經濟之寶;是海南人文、歷史、地理、文化、自然、環境的集粹,是海南人引以為豪的天寶物華,是海南人精神、氣質、豪情的精氣神。讓我們共同努力、共同保護好優秀的文化遺產,切勿暴殄天物,索取不盡,毀壞了人類的歷史文化資源。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谑薪鸨P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