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了保護環境,三亞封殺近海漁排,海口禁止海邊排檔,但是廣大游客卻渴望在海邊一品特色海鮮
觀察背景
為了保護環境,三亞市日前下發通知,將紅沙地區的漁排全部“封殺”。作為重要旅游城市的海口,也有大量的海鮮排檔分布在西海岸一帶,近年來,有關部門多次取締,但屢禁不止。海上餐飲的發展實際上陷入了惡性循環。
一方面,海上餐飲已經成了海南旅游的一大特色,深受游客歡迎;另一方面,它本身確實也存在一些弊病。海上餐飲,難道真的只能封殺?面對兩者的矛盾,我們能否探索一條新的道路,實現生態環境保護與海上美食旅游業發展的雙贏?三亞漁排被禁,給海口的海上餐飲發展帶來了哪些啟示??
目前現狀:西海岸違規海鮮排檔屢禁不止
在海口,提起吃海鮮,無論游客還是市民,都知道位于西海岸熱帶海洋世界一帶的海鮮大排檔。作為獨特的熱帶風情,海上餐飲深受廣大游客喜愛。
可是,這些海鮮排檔出現以后,環境污染、亂搭亂建等違規現象也同時存在。為了保護環境,近年來,有關主管部門多次前往取締,并強制拆除了多家海鮮排檔。可是,這些海鮮排檔總是屢拆屢建,目前依然普遍存在。
4日上午,記者來到西海岸熱帶海洋世界一帶看到,公路旁豎著一家家海鮮店的牌子,順著狹窄的水泥路一直走到海邊,便可看多家海鮮大排檔。每家占地面積都在幾百平方米以上,都有幾十甚至上百套桌椅,但里面的設施比較簡陋,基本上都是用竹木搭建的臨時建筑。
一家海鮮排檔的工作人員向記者透露,他們已在那一帶斷斷續續經營了4年,前幾年,海邊有10多家海鮮店,后來有關部門強令將它們全部拆除了,不久又有不少海鮮排檔搭建起來,而且平時大家的生意還不錯。
當天下午,記者從海口市國土環境資源局了解到,目前在西海岸不允許私自搭建房屋經營海鮮排檔,國土等相關主管部門多次組織執法力量拆除,但屢禁不止。
海口的海上餐飲業,一直在這種惡性循環中徘徊。
深究原因:游客需求為海上餐飲提供土壤
這些海鮮大排檔為何有這么強的生命力?最主要的原因是它們有生存的土壤。
目前,美食旅游越來越成為旅游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海上餐飲作為海南旅游的一大特色,深受游客和廣大市民的歡迎。
海甸島一家旅行社的部門主管劉經理說,每次外地游客團來到海口,游客經常詢問的話題就是去看大海、吃海鮮。不少游客認為,來海南,就要去大海邊吃一下海鮮。“西海岸海鮮排檔的價位比較適中。海口市區內專門的海鮮城,一是價位高,二是遠離海邊,難以體會到那種獨特的風味。”劉經理說。
但海上餐飲要發展,還必須克服自身的一些弊病。
三亞之所以拆除近海的所有漁排,有關部門的解釋就是:這些漁排存在很多亂排亂放行為,容易對海洋環境造成污染。而搭建在海邊的海鮮大排檔確實存在不少弊病。海口市國土環境資源局有關人士介紹,這些排檔在運營過程中,普遍存在亂搭亂建、破壞環境等問題,這也是它們屢被取締的原因。
記者現場調查時,發現海鮮排檔幾乎都是簡易的竹棚或鐵棚,與優美的海景很不相稱,而亂搭建筑后留下的磚頭、竹片把海灘弄得一塌糊涂。在海口新埠橋下海甸溪畔,也有一些海鮮店。4日下午,記者前往調查走訪發現附近衛生狀況不佳,一家餐飲店的污水甚至直接往海甸溪里排放。
記者從海口環衛部門了解到,堆放的垃圾里面往往含有很多有害物質,如果沒有經過規范處理的話,就會污染水源和土壤,因此位于海邊的海鮮排檔如不加強衛生管理,很容易對環境產生破壞。
對癥下藥:嚴格準入制度加強規范管理
對待海上餐飲業,難道就只有“封殺”這么一個辦法嗎?
事實可能并非如此。目前,在西秀海灘附近,有幾家新營業不久的正規海鮮店。4日中午,記者前往調查發現,這些海鮮店的生意比較紅火,周圍環境搞得也很清潔。據了解,這些海鮮店管理都比較到位,比如垃圾的處理,他們都是將每天的垃圾集中到門前設立的垃圾池內,然后再由垃圾車運走。
“海鮮排檔的污染不是一方面的責任,管理部門應該加強日常性的執法,發現不合格就要重罰,違規現象就不會這么多了。”市民張先生說。
記者從環衛部門獲悉,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防止海邊海鮮排檔污染環境:實行“門前三包”,即在自己經營的鋪面門口,必須包衛生、包秩序、包管理;嚴禁把污水直接排入大海,必須經過處理,生活垃圾放到專門的垃圾筒里面,由環衛部門進行集中清運;相關主管部門加大執法檢查和監督的力度,如果發現亂排污水或者亂倒垃圾的現象,嚴格按規定進行處罰。
海口市旅游局有關人士指出,海上餐飲已經是吸引外地游客的一種獨特品牌,在很大程度上為游客們認可和歡迎。如果加強對這些海上餐飲場所的市場準入和規范化管理,就有望實現打造旅游品牌和保護環境的有機統一,海上餐飲業也有望健康發展起來。
專家建議:堅持環保打造“海上美食一條街”
海口如何發揮自身的海上優勢,開辟獨具特色的美食旅游之路?
海南旅游研究所研究員路偉強指出,打造“海上美食一條街”,是發展旅游業,發揚我省特色旅游文化的嶄新思路。近年來,路偉強一直致力于我省美食旅游文化的研究。“應該設法整合資源,利用西海岸一帶的美景,把我們的海上美食旅游文化做大做強。”路偉強說。他認為海邊的海鮮餐飲店,是海口乃至海南最獨特的飲食特色,是能吸引廣大游客的獨特海島風情。因此,面對存在弊病的海鮮餐飲店,需要做的是積極規范和引導,而不是用“一刀切”的方式予以“封殺”。
就具體操作而言,路偉強建議,可以由旅游、規劃等部門作出統一的規劃,在西海岸一帶海邊建設符合海島特點的大排檔,打造“文化、休閑式主體餐飲一條街”品牌。進入該街經營的商家,全部被納入規范管理的軌道,相關主管部門通過加強執法、日常監督等措施,保障這些海鮮餐飲店的健康有序運營。
“在堅持環保的前提下,我們的海上美食旅游,大有文章可做。”
讓海上美食旅游“活”起來
○文/鄭言
游遍天下“吃”為先。到天津玩,肯定要吃一頓狗不理包子;去重慶耍,享受濃香四溢的涮火鍋不可少。去一個地方旅游,返程之際如果感覺意猶未盡,估計和當地的特色美食有很大的關系。隨著旅游業和現代服務業的發展,美食旅游,越來越成為一項重要內容。
天南海北的游客來到海南,“看大海、吃海鮮”是一項普遍、起碼的需求,適應這種需求,海上餐飲如火如荼發展起來。但因其存在破壞環境等弊病,有關部門往往是一“禁”了之。結果往往是既“死”不了,也“活”不好。既然這樣,為何不把它納入規范化管理的軌道,在加強環境保護與治理的前提下,讓它大大方方地“活”下去?筆者認為,海上美食旅游,不但符合我省旅游業的現狀,也符合將來的發展方向,應該做大做強。
首先,從我省旅游業的現狀來看。相對于海上餐飲帶來的弊病,海上餐飲帶來的積極效應是主要的。海上餐飲已經成了海南旅游的一大特色,深受游客歡迎。它可以增加我省的旅游收入,而且還能擴大就業,增加稅收收入,產生了良好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當然,海上餐飲也產生了破壞環境等弊病。但出現污染環境的情況,原因是缺乏強有力的規范管理,缺乏有效防止環境污染的措施。在硬件上,如果有關部門設立統一的排污設施,在軟件上,城管、國土環境、海洋漁業等相關部門加強日常性執法和監管,筆者認為,這些弊病能夠解決。
其次,從我省旅游業的發展來看。推動旅游業升級轉型,帶動和促進現代服務業發展,是我省的大政方針。大海是我省的得天獨厚的自然優勢,可以也應該被好好利用起來,發展海上美食旅游,打造我們獨特的旅游產品和旅游品牌。
集海風、海景、海韻、海鮮于一景,美食、觀光、休閑、娛樂成一體,讓海上美食旅游好好“活”起來!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