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2004年到2007年,三亞旅游國際化指數由30.6增加到37.8(滿分為100分),表明三亞旅游國際化的趨勢日漸顯現。國際化指數的內涵包含:旅游外匯收入和入境游客人次快速增加、入境游客人均消費水平等20余項統計指標,并且參照國際上旅游城市的發展狀況進行核算最后得出。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三亞旅游國際化要進一步豐富內涵,要在深度上做文章、要在細節處細打磨、要在體制上搞創新。
國際化核心:
引進先進管理體制
2004年,三亞市在制定旅游國際化啟動方案中,選取了26個具體指標,以坎昆、帕塔亞、檀香山、巴塞羅那四城市為參照系,對當年三亞旅游國際化發展水平進行綜合評估,最后得出即時國際化發展指數為30.64。
當時,三亞市政府有關負責人據此作出判斷:三亞旅游國際化發展水平處于初級階段。
4年后,三亞旅游國際化的指數增加了7分,達到37.8。一個細節值得關注,2006年三亞市提出要在1-3年內旅游國際化的指數達到50,達到中級前期階段。
《三亞市旅游國際化戰略啟動方案》明確了三亞旅游國際化的核心內容是:引進現代旅游業發達國家和地區旅游業發展的措施和管理體制,逐步建立無障礙旅游區,包括資本國際化、人力資源國際化、管理模式國際化、市場營銷國際化等內容。
三亞市旅游產業發展局負責人說,這一切都離不開一個核心,那就是三亞旅游國際化的進程需要引進先進的管理體制。
國際化現狀:
亟待突破和升級
大力發展國際旅游,提高城市的國際化水平,能極大地提升城市的旅游設施檔次和服務水平,對國內旅游的發展能夠起到重要的提升作用。
但一個不能否認的現實是,三亞的旅游國際化依然停留在“點式”國際化的階段。三亞集中了中國最好的度假酒店,并形成了集群分布,國際游客在這些國際化的“點”中得到了高水準服務。但大多數國際游客抱怨三亞的國際交通不便,即使到了三亞,也無法走出酒店,融入城市中,欣賞城市的風光,體驗居民的生活,享受購物樂趣,品嘗獨特的美食。
究其原因,就是三亞還沒有形成國際化的街區和社區,三亞旅游需要從“點式”國際化向“線式”國際化、“面式”國際化的擴散。
業界認為,三亞旅游國際化要實現重大突破,仍需不懈努力。需要重點做好城市旅游功能國際化(城市規劃、建設、管理、營銷)、進一步培育國際旅游氛圍、加強國際旅游信息服務體系建設、提升國際旅游人力資源開發與培訓水平、完善國際旅游服務體系、提高國際游客可進入性、整治國際旅游市場秩序等工作,構建起符合熱帶濱海度假旅游的城市功能、服務體系和品牌形象。只有這樣,才能為三亞國際旅游在近期邁上新臺階、取得新突破打下堅實的基礎。
(本報三亞9月27日電)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