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五指山市水滿鄉五指山南麓雅賓坡的一塊巨石上,刻有一首五律,詩名為《黎村》,“嶺半炊煙起,隨牛遠入村。編茅安石灶,種稻爇山園。祭鬼柴門肅,迎賓卉服尊。新年婚嫁日,席地鬧盤樽?!甭淇钍恰跋特S舉人吉大文”。幾年前就見過這處石刻,但一直不曉得“吉大文”是誰,近讀光緒《崖州志》,才知道他是清末瓊南地區一位名聲不菲的才子,在詩文上的成就也有不少可圈可點之處。
周濟夫說,清代崖州本為漢黎雜居之地,吉大文對黎村的景象、風俗當然十分熟悉,因而《黎村》能真切地勾畫出一幅樸野的風俗畫;瓊人詩中詠及黎族的,有這樣客觀筆觸者實在不多見。
富有才干但懷才不遇
吉大文字少史,其家鄉在崖州西部80里處的鏡湖(俗稱抱旺塘),也就是今天樂東黎族自治縣九所鎮的抱旺村委會。有關他的生卒年月,志書上沒有記述,但知他是咸豐元年(1851年)考中的舉人,可惜此后三赴進士試都落第而歸。
據《崖州志》記載:吉大文中舉后,曾被按例授以“內閣中書”,同治七年(1868年),在崖州發生的一起叛亂中,他募集了300名勇士,隨同官軍征剿,因謀助軍事有功而被授予“同知”;光緒三年(1877年),崖州東部有人蠢蠢欲動準備舉事,州城一度告警,剛上任的知州克星額尚未熟悉當地情況,便向吉大文咨詢制敵事宜,然后攻其不備,使得匪黨逃竄,吉大文因此被升用為“知府”,赴京接受朝廷引見。
吉大文于光緒三年后循例報捐“道員”,發往福建,督辦稅厘總局;后來,崖州東部再次發生暴亂,吉大文便告假回鄉幫助防御州城。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吉大文再次調用福建,委辦省會善后局,兼管營務處,死在行館里,時年70歲。
如果按吉大文卒于第二次赴任福建之年計算,他的出生年應該是1827年(古人一般按虛歲計算年齡),即道光七年;倘若是赴任后,其生年時間應往后順推。總之,吉大文應是1827年或之后一兩年出生的。
周濟夫先生說:“吉大文一生考取功名和宦海路途并不順利,雖然他很有才干,平亂有功,但被授以的‘同知’、‘知府’都是虛銜,一直沒有得到實職,吉大文的一生可以說是懷才不遇的一生?!?/P>
平生最景仰先賢鐘芳
也許正是因為個人的郁郁不得志,也許因為個人的仕途不順,吉大文對明代先賢鐘芳這位同鄉前輩充滿了艷羨之情,同時也不得不感慨當時崖州的繼起無人。吉大文有一首題為《訪鐘仲實先生故居有感》的詠古抒懷的詩作,“鐘仲實”便是被譽為“嶺海巨儒”的明代崖州進士鐘芳。
白云深處有人居,悵望高山跡已墟。
太守尚傳賢子弟,司徒無復舊門閭。
嶺南道學千秋論,海外文章四庫書。
老去東坡歸思少,蜀西田宅近何如?
三百年間氣運開,海前丘后論人材。
生留宦跡驅豺虎,死抱英魂格雨雷。
累代科名勞改姓,諸家術數負兼才。
典型未遠鄉先輩,繼起誰堪賦溯洄?
周濟夫解釋說:“吉大文一生最是景仰鐘芳這位崖州先賢,比較之下,自慚遜色得多,故而詩行中不無寂寞失落之感;他不但詩文皆有造詣,而且卓具干濟之才,卻一直沉于下僚,碌碌無為,發出這樣的感嘆實在難免。另外,吉大文詩中所說的‘海外文章四庫書’,指的是鐘芳的《筠溪家藏集》三十卷被收錄四庫全書存目,但實際書并未收入,到清末所見只有少量詩文,都以為此書已經湮沒,所幸北京大學尚存嘉靖二十七年的刻本,2006年作為海南歷代先賢遺著叢書之一,由海南出版社重印出版?!?/P>
清代崖州詩文佼佼者
《崖州志》稱:“大文少刻苦力學,為文雄深雅健,力追先正。所著有《鏡湖詩鈔》。駢體文皆膾炙人口?!睂笪脑姼韬臀恼碌脑u價不可謂不高。在《崖州志》藝文收錄了吉大文的詩歌20首,占錄詩總數的八分之一強,是錄詩最多的一位,這也從一個側面證明他在崖州文學史上地位不低。
周濟夫認為,吉大文詩作中最有藝術價值的是描寫本地形勝的八首五律,譬如,他描述家鄉“鏡湖”的《湖中晚望》和《湖村》二首,就寫得清氣逼人。
湖中晚望
四面山臨水,山青水亦青。
夕陽沽酒市,遠火讀書亭。
卷葉鷗眠草,拖泥獺上汀。
漁舟停棹唱,好共笛聲聽。
湖村
住近湖濱地,煙村事事幽。
魚驚祈社鼓,鷗狎曝書樓。
濕路懸橋板,低田泊釣舟。
誰家歌水調,明月荻花秋。
周濟夫說:“詩人筆下,四面青山倒映在湖水中,加深了一湖的澄碧,稀疏的煙村散落湖邊,詩人的故居也臨湖而筑;夕陽下憑欄遠眺,一道板橋通向遠處飄著酒旗的墟市,三三兩兩的釣舟傍湖而泊,四野空寂無聲;這時如果走近湖邊,便可以看到成雙的鷗鳥在湖灘草叢中棲眠,機靈的水獺也拖著一身泥水走上沙洲活動;漸漸地,明月上來了,輝映著湖濱的荻花,一星兩星漁火,不時閃現,而悠揚的漁歌也伴隨著清越的笛聲想起,教人低回不絕?!?/P>
周濟夫對這兩首詩評價甚高:讀他這兩首五律,使人想起《文心雕龍》所說的“流連萬象之際,沉吟視聽之區”。詩人把鏡湖風光寫得這樣美,固然因為那里是他的家鄉,長期居住,深情熱愛,觀察入微,也同他善于攝取景物,捕捉形象,注意畫面的大小映襯有關。他既用全景鏡頭,寫出鏡湖的全貌“四面山臨水,山青水亦青”,但更多的是去攝取細小的場景,如“鷗眠草”、“獺上汀”,魚驚社鼓,人歌水調,互相輝映,使湖景充滿生機,情趣盎然,不至流于空泛。
除了詩歌之外,吉大文的文章也寫得不錯。
有關唐代宰相李德裕的貶所問題,歷來爭論不休,一說是在北部的瓊山(???,一說是在南部的三亞。當時的崖州知州唐鏡沅曾就這一爭議性問題,請吉大文考證一番。吉大文經過多方調查和史料考究后,在《上唐芷庵刺史書》(約1400字)中,寫到了“是唐時瓊山地,半為崖州,半為瓊州。唐李德裕貶為崖州司戶參軍,是瓊山之崖州,而非今寧遠縣之崖州也?!薄敖K唐之世,未有改振州為崖州者,則李公之貶崖州,非寧遠治之崖州明甚?!笔聦嵳侨绱耍裉斓娜齺喸谔拼恰罢裰荨钡膶俚兀o“崖州”之設置。
“《上唐芷庵刺史書》是第一篇系統論證李德裕貶所問題的文章?!敝軡蛘J為,“吉大文考證李德裕的貶地在瓊山已經足夠詳細和準確,可惜卻被后人所忽略,就是上個世紀60年代郭沫若校點光緒《崖州志》時,也武斷地將李德裕的貶所定為三亞,以致后來有人以訛傳訛,引發更多的爭論?!?/P>
主講專家
周濟夫,海南文史專家,省作協會員,曾校點丘濬《大學衍義補》(與人合作)和鐘芳《鐘筠溪集》,主要著作有《椰蔭詩話》、《蘇軾謫瓊詩選注》、《石竹齋集》、《瓊臺小札》、《瓊州雜事詩補注》、《濟夫詩詞抄》和《瓊臺說詩》等。
生活在清代咸豐至光緒年間的崖州詩人吉大文,在科舉路上并不順利,他雖是舉人出身,但三次應試都未考中進士。不過,他的詩歌卻很引人注目?!堆轮葜尽に囄闹尽肥珍浰脑姼枳疃?,共二十首,占收錄詩歌總數一百五十六首的八分之一強。
唐代宰相李德裕被貶為“崖州司戶參軍”,但當時的“崖州”是哪里呢?對此,歷來有一些人錯誤地認為是在今天的三亞,殊不知唐代的“崖州”是在今天的海口,在三亞地區設立崖州,那是北宋開寶年間的事。對于這個問題,吉大文早就做過考證,最終確定李德裕的貶所是在海南島北部的“崖州”。
這一講,主持人請海南文史專家周濟夫先生,講述清末崖州才子吉大文的坎坷故事和詩文成就。(記者 陳 耿)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谑薪鸨P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